小编点评:海上钢琴师 La leggenda del pianista sull’oceano
很好看,没想到竟然会这个时候才看,不过再年轻的时候或许也看不懂。1900是勇敢的,能坦然直面在爆炸中死亡,同时他也懦弱,永远缺迈出那一步的勇气。我非常理解他的恐惧,和我现在的心境非常像,害怕的并不是看得见的东西,而是那些无穷无尽看不见的。看到最后泪流满面,真是一个好故事。
总感觉能有很多种解读,甚至不同的人生阶段也会有不同的解读。作为一个生活在陆地上的人,看待1900不免总是可惜遗憾他没有享受过陆地的幸福生活。可是他真的需要吗?全片看下来,我时而感觉他简单天真,时而又看不懂他的想法。身处两个世界的我们很难感同身受,我们无法用自己对美好人生的标准去判定他的人生。但毫无疑问,他的人生是不同寻常的。现实中还有多少我们不曾发现的非寻常人生呢?估计是数不清的,未知即无限。所以我们的人生并不是标准化的,自己想走什么路,都可以,只要你愿意。
有人说他勇敢,有人说他懦弱,有人说他坚守自我,也有人说他恐惧未知。我们好像已经刻板印象了我们需要改变自己,拥抱荒诞和未知,好像只有这样才是正确灵活的现代人,甚至我也觉得只有这样的人才是向上的,甚至有时我会质疑自己是否矫情而不去适应规则。不,不应该是这样,每个人都有不想下的船,每个人都有选择纯粹和干净的权利,每个人都有坚持自己的权利,所有人都看见了六便士,只有他看见了月亮
看完电影脑子里全是两个人第一次在船上见面晕船弹钢琴的画面,像用钢琴跳舞一样。摇摇晃晃晕船的人,泰然自若平稳的人,把控制阀打开,我们坐下来一起享受音乐。如果人都有自己不愿意下的船,人生可不可以多多如初见。
重温了一遍电影
的确是最好的归宿,嗯~
TD为什么不下船,为何不去找他的真爱?
但是有多少人又敢于下那个“舒适”的船呢
船,钢琴,代表着有限的空间与无限的精神世界;陆地,外界,代表着无限的空间和精神上的迷茫;主角选择了前者。说他是畸零人或零余者又不合适,因为他从出生就在人际关系、家乡、生活等各个方面与正常生活脱钩,他与现实世界的脱离不是后天的而是先天固有的。如果早点融入还好,等到了二三十岁三观都已经成熟了再去融入,那必然是各方面都不适应的,他自己也知道这样没有意义。原本还能把音乐和思维当做任意驰骋的精神世界,但一方面是少女的出现为他与外界的屏障打破了一个口子,无法再彻底维持那种遗世而独立的状态,另一方面到后来船也要没了,便是彻底失去容身之所。这样的话,干脆与现实一刀两断,死亡就成为最好的结局。
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回忆永存、往昔不再,影片拍摄和泰坦尼克号异曲同工,但炫技弹的快就能代替火柴打火机吗,是坚持在自己舒适区的王者,美化懦弱和孤独可不代表经典和传说。我能理解一个在船上安家的孤儿无法离开船,很多人也没有下过那艘“养育自己的精神家园”船,所以每个人的心里也都有一片海,而1900的大海是音乐,是钢琴。我也是个社恐,我每天都打精神去面对这个艹蛋的世界,俗话说得好“好死不如赖活着”。我不认同1900的人生观、也不认同电影能进豆瓣Top250。
97年的《泰坦尼克》98年的《海上钢琴师》这前后脚的两部海上故事描绘过去那个大航海时代。这是一个《大鱼》的故事。主角只有一个。怀疑《致命ID》的导演在看了本片之后决定用普路特·泰勒·文斯来演精神分裂的凶手。小号手在广阔堕落的陆地,1900在漂泊自由的大海上。最后颓败的游轮败给了时代,小号手败给了现实,而我们败给了音乐,至少音乐是自由肆恣的
台词真好啊 看哭了 面对未知和现实的残酷 真的很轻易就可以崩溃… 莫里康内果然厉害 配乐一响起 孤独感像1900的眼神一样 扑面而来。 【做笔记】:88个琴键有限中的无限 代表的是一种对传统文化和过去时代的留恋
韩国人怀念汉江奇迹,中国人怀念90年代,日本人怀念泡沫经济。我以为美国人不会怀念过去,但是好像你们怀念着爵士时代……anyway, not my cup of tea:( ridiculous 这部电影和大鱼一样有点不和我胃口的“文艺”,但是周杰伦这种男性会很喜欢😉
徒有虚名的电影,原来懦弱可以被说的那么义正严辞,最共情不了的是,男主对一个从未踏足和经历过的陆地世界,是怎么做的可以了解的那么透彻的??这就好像我身边从没有谈过恋爱的“恋爱天才”朋友告诉我说:谈恋爱不好,我害怕恋爱,恋爱就是不断的选择,恋爱不就是男男女女那些事吗?一样的矫情……
看完了终于看完了,想挨个看top250电影,但是这部一直以来总是打退堂鼓跳过没看,因为觉得会很无聊,今天看完才发现,很有意思,很有寓意的一部电影,好看且感人!
“生活是无限的!”
还不错的故事,但作为电影并没有特别出彩。只是故事令人唏嘘,小号手和钢琴师表面上是挚友,但又好像从未真正互相理解。其实他们两者更像是我们自己的两面,表面上的颓废,无能,世故和内心里那个偏执,为艺术而生。是看似截然不同的我们自己,就好像大多数人的偏执总会有消亡的那天。从角色来看,我并不喜欢钢琴家,在我看来只是一个胆小,固步自封的人,天才有很多种,但都不应该是惧怕未知的凭借。他怕自己也是渺小的,孤独的,甚至普通的,只有在船上他才是那个钢琴家。是不是很像很多人。
前面的二三十分钟看的意语版,听的很难受,找了七八分钟才找到英语版,看的不连贯,尤其前面四五十分钟很枯燥。同时,我知道这部作品是好的,但就是没有找到认同的点,几个片段倒是很喜欢,1900和男二伴随大海弹琴那段,与黑人决斗那段,望着女主创作那段,末尾与男二交谈那段。男二挺抢戏的,感觉戏份快赶上1900了,当然两条线叙事,男二的戏份又是合理的
晃荡的海上旋律,舞曳的吊灯与酒杯。船上的人们来往通行,他们带着梦想、顿悟与迷惘,被钢琴师阅读出故事与韵律。甲板上的女孩迎风弄发,午夜的独奏者出游寻梦。1900从未听过海的声音,1900从未停止倾听一个个灵魂的声音。逃避完整世界那沉重的自由也许并不勇敢,但比起批评与质疑,何不听下来倾听选择死亡的艺术家最后的点点琴音。
虽然没看多少电影,到好的电影我也看过几部
肖申克的救赎
阿甘正传
当幸福来敲门
泰坦尼克号
等等
他们都曾让我惊叹
但是唯有海上钢琴师
他是我第一部看得我灵魂触动的一部
尽管看的一懂半懂
但是那种震撼真的无法比拟难以言喻
原来看到一部触及心灵的电影是会去自发的想写点什么
这真的是一部经得起时间的沉淀百看不厌的电影
我将来肯定会反复观看的
一定每一次看感触都不同
真的要不是只能打五分我真想让他到电影榜第一
那种细水长流的感觉,会让你静下心来投入到电影的世界当中去
斗琴的那一段
1900最后那一轮镜头拍的太好了
那种来回切换的窒息感我真的深刻体会,完全拿捏住观众节奏把握的绝了
还有就是最后船爆炸的那一刻,我的心真的揪紧了真的不想让1900走
好电影啊
音乐即是人生。每个人都有独属于他的旋律。
很佩服能即兴演奏的人,因为他们知道要弹什么。
不过艺术家确实不同常人,夜晚偷亲女孩的行为有点、、
生无大海,也逝于大海。宁可孑然一身,不愿随波逐流。他宁愿在海浪的颠簸中浪费半生,在通往陆地的舷梯驻足。也不愿看着高楼林立的工业文明,离开熟悉的弗吉尼亚号。当各国人纷纷背井离乡盲目奔波,看见自由女神像而欢呼雀跃,一生从未涉于陆地的他,目送一批批人丢弃了理想,为一个没有尽头的键盘而疲惫殆尽。他,从不会为生活的胁迫而卖掉小号,只会用双指在琴键上跳动,产生的花火点燃香烟。他从未拥有身份,却被载入史册,不会被虚名富贵所打扰,坚定地选择聆听大海珍贵的声音。从他透过花玻璃邂逅那架钢琴时,已然执着的选择了理想,粉身碎骨也要谱写人生天籁。
我只能理解我所能理解的,我只能接受我可以接受的。这是我的罪过吗?可以笑的话,不会哭;可找到知己,哪会孤独。
画掉下来了,无缘无故,没人知道为什么。
说实在的当初在影院看的挺迷总感觉缺点啥,今天有空补了一下完整版才知道,就是少了点基调去铺垫,1900是上帝的一位钢琴师,他看透了凡间的一切,只想待在属于自己的地方,什么TM的比赛、规定、尊贵、资格、通通都是一些凡人给同类策划的牢笼而已。
看完片子 觉得自己还是太肤浅 如果我是1900 在名声雀跃时 我就会下船 过传统意义上 世俗认为的“成功人士”的生活 但他要与那艘船共沉沦 无法评价 也许这才是天才 天才永远是孤独的 但也许只是在我们看来孤独罢了
坐在钢琴前随着摇曳的轮船滑行
确实浪漫
我不知道如果我是他
是否有勇气面对未知的命运
是很棒,但感觉我喜欢的点是大部分人都不会在意的。比如最能认同以及铭记于心的是最后missing arm的那个笑话,因为越来越觉得面对一个注定的悲剧还能开玩笑,用幽默去消解它,是特别有力量的方式。所谓 “乐呵乐呵得了。”(天津人之魂终会觉醒,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我们穷极一生,追寻我们所热爱的东西,可世俗总会使其变质腐败,1900生于斯,张于斯,也亡于斯。他想也曾想看看世界的无限,可最终,他退缩了,他害怕自己无法在不确定中坚持自我,就像钢琴键是有限的,但他可以创造出无限的快乐,而陆地的生活,他却一眼望不到头,他不知道,自己走下船之后,能否还能那样单纯的弹奏钢琴,那样纯粹的热爱音乐,他看过太多带着梦想来到这个船上,带着杂质,满身泥泞,追逐梦想,他不想成为那样的人,不想那样的活着,最终选择了这种结局
不是很懂,其实除了主旋律那个钢琴曲以外,我还是觉得爵士大师前面两首弹的是真不错。钢琴弦点烟这个我还是觉得烟灰没掉好一点。当然开场的滑动钢琴还是很帅的,给低分最大一个点是结局。世界那么大干嘛不去看看,这个结局反而太过无聊。
电影是现实和回忆插叙进行的,所以我前面都是带着男主已经死了的念头看的,结局也确实如此。一直都没有任何东西证明1900的合法存在,只有钢琴能够告诉别人男主的与众不同。有点不明白为什么有些人一生下来不需要经受教育就是天才了?电影剧情和原著不太一样,所以我还是能接受电影这个海上钢琴师和那艘船共存亡的结局,如果一点点感情戏都没有那是最好的了
孤独悲伤天真单纯的1900,自出生就被遗弃在豪华游轮的钢琴上,自此一生他从未没下过船。有过那么一次,他整理行装与好友告别踏上为了听大海声音或者找寻那个让他怦然心动女孩的台阶,可望着巨大的无尽的石头森林般的纽约他释然了选择回到船上。是啊,他不想打破,也没有那个能力走下这艘船。这个钢琴的天才,打败了不可一世的顶级高手,通过自己真挚的感情在黑白键上挥洒着激情,与钢琴、游轮和海融为一体,但又互相牵制。社交的断层导致他甚至听不懂别人的揶揄,也没有勇气表达悸动和爱,他的内心和身体一样被这艘游轮牢牢禁锢着。顶级高手的演奏会让悬在钢琴上的烟灰不会掉落,而他的激情却可以用演奏完的炙热的琴弦点燃香烟,就如他的一生一般,是传奇,也是悲剧。一切都消失在报废游艇的爆炸声中,他和他的执着还有他的音乐在那一刻都戛然而止。
陆地对我来说就是一艘太大的船
而我只能生活在小船上
选择困难症的终极形态
其实只要他下船就会发现陆地也不过是另一艘“船”罢了
阅历较浅只感觉要打破自己心里的“束缚”,努力争取才能有“无限”的选择
PS:小号手的眼睛为什么一直滴溜溜得转?是演员本身如此?还是另有说法?
【4】▶▶鹤林
不懂,只觉得大晚上一睁眼有个男的在你床前亲你真的很恐怖…
补录
重映的时候在电影院看的
画面确实很优美
其实不太看懂主旨是什么
就是感觉他真的是一个名副其实的
不接地气的人
很神奇的故事
算是活在名为船的真空世界里吧?
本以为1900寄情于钢琴,影片的后半段突然意识到,他可能更难以舍弃的是大海,大海的喜怒哀乐和他对大海的感受,通过钢琴通过音乐,和大海产生共鸣。半生的时间已足够他掌控琴键,但还是不能看清大海的指引。既然如此,又何需要再踏上陆地呢。最后的最后船上已经没有了钢琴,但是1900还是把海作为最后的归宿,心之所归,身之所往。可以说陆地上没有他的羁绊,也可以说他和海洋的羁绊也是用生命联结的。如果说地球的70%是海洋,30%才是陆地,那么他所看到和经历的世界又何尝不比我们更广阔呢?“吾心安处即是故乡”
Thanks Daney
这艘船就是1900的归宿,最后在炮火中死掉了,就像没有存在过一样。
他害怕未知,地面没有尽头,他说地面是上帝的钢琴,他只能在掌握船头到船尾。
我看的时候不懂1900为什么不下船,这么多年他就一点也没有这个想法吗。又感觉他是个孤独的人,孤独到他就像一个船上的npc,你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出现,但你在船上的时候他就会在那里。他吃什么做什么你都不知道,你是一个眼球震颤的他最好的朋友,想让他下船看看这世界,你始终没有懂他的内心,因为他自己也很别扭的一个人,他特定的出生环境造就了他的一生。这没办法。
国籍 职业 性别 身份。。。普通人都通过各种各样的标签和与他人的连系来定义自己,抛开这些因素,该如何定义自我。法律、规则是权贵统治世界的工具,底层人民自有一套生存哲学,跳出这精神的樊篱,让纯粹 自由 善良 乐观之花尽情绽放。弗吉尼亚号对于1900来说就是一座自由之岛,在这里他不属于任何群里,他就是他,纯粹的他,他只属于他的音乐。金钱 名誉 爱情甚至生命都不如自由意志重要。
本片讲述了一个钢琴天才传奇的一生。
1900年,Virginian号豪华邮轮上,一个孤儿被遗弃在头等舱,由船上的水手抚养长大,取名1900(蒂姆•罗斯 饰)。1900慢慢长大,显示出了无师自通的非凡钢琴天赋,在船上的乐队表演钢琴,每个听过他演奏的人,都被深深打动。爵士乐鼻祖杰尼听说了1900的高超技艺,专门上船和他比赛,最后自叹弗如,黯然离去。
可惜,这一切的事情都发生在海上,1900从来不愿踏上陆地,直到有一天,他爱上了一个女孩,情愫在琴键上流淌。他会不会为了爱情,踏上陆地开始新的生活,用他的琴声惊艳世界?他将怎样谱写自己非凡的人生。
至少看过五遍以上的电影之一
1900是世界上最极致的s人
最精彩的是最终没有踏上陆地
翻过山还是山
不是帽子的选择,是心之所向。
下船享受属于自己的人生
海上钢琴师,坚守纯洁的初心,未曾踏上陆地半步
Fuck the jazz,fuck the regulations感动的友谊,亲情。当一个人在自己的精神家园里待久了之后,面对未知的世界是怯弱的,破碎的,1900真实而又无处不在
你甚至不需要到陆地上走一走。
不懂音乐,这个故事也没看懂。他是天才吧,对钢琴,对人情世故。没有下船,却了解各个地方的景象。尤其对下船前的,对未来的探索,重复,很震撼。意犹未尽
喜欢
一向对这种所谓传奇故事娓娓道来的电影无感,感觉故事太平,这部电影也好,阿甘正传也好,本杰明巴顿奇事也好。相比大鱼都还多了几分传奇。
过程很平淡 结尾似乎看懂了 感同身受
还是没理解1990为什么不下船,只能理解他的字面意思,却看不懂深层。
想重新弹钢琴
希望天堂有左手。
希望每个人能都找到那架属于自己的钢琴,弹奏出无限可能的乐章
船和大海的,美好又忧伤的幻梦。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艘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那艘船
斗琴那段封神
重刷好多次,当知道电影院重新上映的时候,买了上午场的电影独自一人去看,每次看都感慨良多
节奏是真的慢
最近在找以前的电影看,这个还行的
过于奇幻与超现实了,max演技浮夸(最后还靠讲故事忽悠别人白嫖小号),主角宁愿被炸死在船上的动机也难以令人信服
不喜欢看,主题我没啥触动。不过印象很深刻,弹钢琴那。真厉害。
非常喜欢
走好自己的路
看完有点难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舒适地带。
一般
神之钢琴手
最有文艺范儿的电影之一
有些声音需要自己去听
也就三四遍吧
太喜欢了
每个人的世界都是一番世界
结尾老板对麦克斯说you are not useless 除了麦克斯拼凑起了那片母带 每个在上帝琴键上起舞的人都值得敬佩
看过补标!
当初看这个电影时,我才上大三,一晃四五年过去了。二刷又是另外一种心情。
没有小孩的大人是要被送去孤儿院的,可爱的说法
我知道剧本想要表达什么 但是这表达方法我真不理解😬哦梦中强吻是认真的吗我人傻了
男主是怎么突然学会钢琴并能如此技艺高超地弹奏真是个谜啊……抛开不合理的地方,我喜欢他最后说的那段话,全剧只有那部分我是能产生共鸣的
重温旧电影
应该还会再看一次
理想主义者,他属于大海,生在大海,死在大海,一生无所欲无所求,唯有热爱。
4.8日,今天拿到了驾照🪪
补签。
补
然後呢
自恋自怜自大,极力掩盖真实自我,虚伪做作的人物真的是一点都不可爱
当年第一次看完这部电影后一头雾水,直到多年后看了同一导演的《最佳出价》才觉得主人公选择留在船上可真是太对了
活在自己世界优秀的人很多,但一定要才华横溢才能突出自己,不然也是被世界遗忘的一粒尘埃。
当一个人习惯了孤独,那么让他融入人群就等于杀了他
和变化万千的世界比起来,我更喜欢那个舒服的小圈子。总说要跳出舒适圈,人们只在乎你是不是敢于挑战自己,而没有人问你累不累,有没有压力。我累了,让我从此消失吧,就像我没来过之前那样。
我们笑着说再见 即深知再见遥遥无期 一《海上钢琴师》
弹钢琴的看完更想哭了
重温了一遍电影的确是最好的归宿,嗯~
我承认,1900最后的那番话也劝动我了。
我想,1900是MAX的另一个人格吧,那个不想改变,只想在有限的地方一成不变。我也怕改变,我也只想安安稳稳。变与不变其实都需要很大的勇气
1900他不属于喧嚣的闹市 船上经历的钢琴比赛 友谊以及爱情似乎是他的整个人生……
真实的 但不存在的 海上钢琴师
我永远无法放弃这艘船,所幸,我可以放弃我的生命
有时候懦弱才显得真实
TD为什么不下船,为何不去找他的真爱?但是有多少人又敢于下那个“舒适”的船呢
孤独的海上世界,终有一天会决定离开的时候,自己的世界会崩塌吗,音乐是梦想的船桨
被1900最后那段话震惊之余也说不出什么 艺术品
麦克斯的眼睛为什么一直抖动🫨
the legend
他离不开的船,不是懦弱, 而是对未来的恐惧和成千上万分岔路口中看不见的选择
人的一生总会有固执的选择
矫作
记得生命中的灵魂缪斯
以前不理解为什么不下船,现在意识到离开自己的舒适区需要极大的勇气!
居然还正式上映过,第二次看还是如坐针毡,好不容易看完了,反正就是只有偏执狂才能成功呗
优秀的电影讲故事总是引人入胜,本片正是如此,所以我可以给它五星,但是豆瓣9.3排名13真的是高了,至少我在看了163分钟以后没有感动,也没有回味无穷的,也完全没有自信向别人推荐这部电影。
好看啊!很经典的一部电影!
关于坚持的震撼
该怎么表达我对此类电影的拒绝
偷偷最爱我好喜欢海上华尔兹那段
电影的时代感和艺术价值要远大于电影本身。
加长版。虽然觉得1900最后选择留在船上放弃生命很可惜,但可以理解他。不喜欢他晚上跑到女客船舱偷吻女孩的情节。
I can never get off this ship
看完了终于看完了,想挨个看top250电影,但是这部一直以来总是打退堂鼓跳过没看,因为觉得会很无聊,今天看完才发现,很有意思,很有寓意的一部电影,好看且感人!“生活是无限的!”
补标
大船承载了他的一生 他怎么可能离开呢
外面的世界太过庞大,太过无常,其实在船上过完一生也挺好的。
看完后感触很深,能够理解男主对人生的态度,很感动的一部电影。
海上斗琴片段封神,在1900的世界里有无限的希望和创作,但不能离开他最熟悉的那条船。
宁可以无限的灵感去面对有限的琴键,也不要用有限的人生去面对无限的世界,孤独或许是最高级别的自由
后劲很足。我们来到这个世界走一遭,意义是什么,又会留下些什么呢?其实,什么都不用证明,什么也不必留下。
时至今日 影响深刻
虽然没看多少电影,到好的电影我也看过几部肖申克的救赎阿甘正传当幸福来敲门泰坦尼克号等等他们都曾让我惊叹但是唯有海上钢琴师他是我第一部看得我灵魂触动的一部尽管看的一懂半懂但是那种震撼真的无法比拟难以言喻原来看到一部触及心灵的电影是会去自发的想写点什么这真的是一部经得起时间的沉淀百看不厌的电影我将来肯定会反复观看的一定每一次看感触都不同真的要不是只能打五分我真想让他到电影榜第一那种细水长流的感觉,会让你静下心来投入到电影的世界当中去斗琴的那一段1900最后那一轮镜头拍的太好了那种来回切换的窒息感我真的深刻体会,完全拿捏住观众节奏把握的绝了还有就是最后船爆炸的那一刻,我的心真的揪紧了真的不想让1900走好电影啊
1900,也许我们都一样,害怕脚踏实地的生活,害怕乌烟瘴气的世界 这是一部直击心灵的电影 特别好看
因为去年有人提到过“谁二十几岁了还没看过海上钢琴师”来看的。电影很好,但我不喜欢看。
音乐即是人生。每个人都有独属于他的旋律。很佩服能即兴演奏的人,因为他们知道要弹什么。不过艺术家确实不同常人,夜晚偷亲女孩的行为有点、、
在b站看的,胖主演的眼神一直在动,爱情线很爱,最后一段很让人思考和触动。
键盘有始有终,你确切知道 88 个键就在那儿,错不了。它并不是无限的,而你,才是无限的。你能在键盘上表现的音乐是无限的
弗吉尼亚号就是1900的乌托邦世界吧,在船上他可以潇洒地做两千人的人生过客,尽情地当一个理想主义者,和船一起炸毁也算是1900的反击了吧。
好看呢
音乐可以说是美轮美奂,剧情并没有落入俗套,现实和回忆交织的叙事方式,在某些方面有点像泰坦尼克号。
一度纠结过1900为什么不下船,最后终于还是理解了他,他的一生与这艘船紧紧相系,如何能舍弃呢
每个人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
如果我是麦克斯的话,我才不会管他愿不愿意,直接拉下船
看完想起了几句歌词,可是我偏偏不想要转弯,哪怕不开灯的房间真的有些暗
矯情,邏輯硬傷很多
感觉节奏有点慢 因为大家评价都高所以加1星 还是没有对上脑电波吧
我只能理解我所能理解的,我只能接受我可以接受的。这是我的罪过吗?可以笑的话,不会哭;可找到知己,哪会孤独。画掉下来了,无缘无故,没人知道为什么。
2402-19
人生没有那么多“为什么”,他只想与海浪共奏乐曲。
大大的世界里,一个小小船上的人
关于钢琴,关于尽头,关于彼岸,这些我都不想说。我只想说说1900这个人。
9.3真是过誉了。只是见色起意和懦弱
好看到爆,越看越好看
5分30秒弃。难绷,拍的跟美国移民宣传片似的。
还行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
坐在钢琴前随着摇曳的轮船滑行确实浪漫我不知道如果我是他是否有勇气面对未知的命运
一曲作罢,只余绝响。
永恒的灵魂
以前看过,非常喜欢
真的很治愈
没太看懂
等我,还有下次。
无法共情 但看到了一个人的精神世界
理想主义的理想片
这是1900的孤独,不是我的
处在看不到尽头的陆地上 总有种无从下手的感觉 有限的空间反而更适合自己
非常好
1900半夜去船舱找那个女孩的时候有点下头
无以言表
生活是廣闊無邊的
希望我也能纯粹地忠于我所爱,哪怕明知会被困在大海里的孤岛。
没看懂
特别喜欢,会n刷的那种。
没有人知道1990,但max留下了唱片,留下了有人了解他的可能
1900的一生
这也是一种道吧
后劲好大完全缓不过来,我觉得选择不下船的他是自由的。
陆地对我来说就是一艘太大的船而我只能生活在小船上
不知道看什么又翻出来看了这部电影,永爱
好
就是不下船
选择困难症的终极形态其实只要他下船就会发现陆地也不过是另一艘“船”罢了阅历较浅只感觉要打破自己心里的“束缚”,努力争取才能有“无限”的选择PS:小号手的眼睛为什么一直滴溜溜得转?是演员本身如此?还是另有说法?
经典!
希望我们都能看得见尽头
他最后选择了留在他成长的地方
真的能随着自己的信念一直走下去吗?
斗鸡眼眼球的震颤让我无法静下心来
【4】▶▶鹤林不懂,只觉得大晚上一睁眼有个男的在你床前亲你真的很恐怖…
国外版“十面埋伏”,墙内外的风评两个世界
补录重映的时候在电影院看的画面确实很优美其实不太看懂主旨是什么就是感觉他真的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不接地气的人很神奇的故事算是活在名为船的真空世界里吧?
1900的世界很小 小到只有一艘船这么大,1900的世界又很大 大到足以装满一个人的一生
永远都在海上 他的归属
孤独,是为了更清醒的活着。
野蜂飞舞那一段简直太牛了
前面确实很妙但结尾觉得太草率了
人人都有自己的出生背景和生活圈层,不断的去开拓还是就地生活,不同的选择,但相同的都是一生而过。
布标
生命有如陆地行船,愿我们有路,也愿我们有舟。(男主绝对是infp)
多希望1900最后能活下来,船才是他的归宿
我们的生活就像一首交响乐,只有通过和谐的相处,才能演奏出最美的乐章。
特别喜欢他们风雨交加的夜晚跟大海一起弹钢琴
我想一直呆在一个地方,却又同时向往他处,还没有一直呆到死去的勇气。
陆地对于我来说是一艘太大的船…是无尽的,没有尽头…
吾心安处是吾乡
主人公没有名字,他拨打电话想要听听声音时,心痛他。
我从没去过陆地,但我触摸过新奥尔良早晨的浓雾。我从生命的开始到结束都在这艘船上,但我从没听过大海的声音。
其实我是先看了lie to me才来看的这部,为了男主来的。演技真的很好,最后爆破的时候特别感动,插叙的手法也很惊艳。
Thanks Daney这艘船就是1900的归宿,最后在炮火中死掉了,就像没有存在过一样。他害怕未知,地面没有尽头,他说地面是上帝的钢琴,他只能在掌握船头到船尾。
悲伤逆流成海
对我而言,这部电影和阿甘有异曲同工之妙,大概是一些对极致的追求。但是也有害怕,怕走下这艘船,走出习以为常的世界。
走出舒适圈等于抹杀了以前那个自己,不是谁都有勇气带着记忆去闯第二次人生。宁可死,也不想输。
1900是怕陆地上的生活没法用琴声来描写吗?
能让我情绪稳定的一部片子,让最近情绪不稳定的我有了慰藉
从出生就一直待在船上,船就是他的整个世界,对船外的世界有种恐惧不安,因为船外太大了,人太多了,完全不可预料跟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