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级管理中的家校、师生关系

随笔8个月前发布
71 0 0

中国人民大学进行的一次《中国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显示,在当前,教师存在压力增大、心理和生理健康状况不佳、职业倦怠等诸多问题。这其中有社会生存压力向学校和教师转移的因素,也有社会和家长对教师要求过高的因素。而我们能做的只有调整心态、自我学习。下面是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点心得,与大家分享,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教师、学生、家长共同构成中学教育的主体。

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而家长是介于于教和学之间不断变换的存在。教师、学生、家长三者戮力齐心才能构建和谐向上的教育统一体。下面我从如何构建家校关系和师生关系两个方面,介绍一下我的一些做法。

一、家校之间的互动与合作

好的家校关系不仅有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促进教育教学工作,还能增进家长和学生之间交流,促进家庭和谐。家校工作的难点在于部分家长对教师的一些工作不理解、不认可,对学校的一些管理措施不以为然,感觉小题大做。所以教师除了教育学生之外,还要承担教育家长的重任。在对教育的理解和教育方法上,家长需要学,而面对孩子,家长还需要配合老师教。我经常借助家长会、微信群、个别沟通等方式,有意识的宣讲一些学校管理措施的意义,分享一些教育案例、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和教育目标等,帮助家长逐步提高认知,让家长清楚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内容和要求,认识到孩子违纪犯错的危害性,使其成为配合我教育学生的好帮手。

在与家长的交往中,我的主要做法:一是给予家长成年人的尊重,不卑不亢,避免“告状式”交流,“诉苦式”沟通。比如微笑相迎,礼貌让座,语气温和等,尽量不把因孩子犯错带来的情绪转嫁给家长。二是统一与家长的立场,都是为了让孩子越来越优秀。尽量淡化孩子犯错的具体事件,强调违纪的危害性,说明学校的处理措施也只是为了给孩子一个警示和震慑,目的都是为了给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三是学会倾听,做好家长培训工作。要善于从家长谈话中发现他教育孩子时存在的问题,真诚表达自己的观点,引导和激发家长积极参与孩子教育的意识。收集学生在家的学习状态,有针对性的给与单独指导。四是针对个别不太讲理的家长,那就换位思考,我会反问如果您是老师该怎么处理?请他给出合理的处理方式。一般家长冷静思考后,都会回到我们千锤百炼的校规校纪和为数不多的处理方式上。五是排除家长给正常教学秩序和班主任工作带来的干扰。比如给学生送东西、代替学生请假等一些关爱学生的行为。通过介绍在校生活、学校监管措施等,消除家长无谓的担心。分享作息制度,约定好跟班主任打电话的时间段,消除因上课或开会不方便接电话带来的误解,也最大程度的避免自己休息时间被打扰,影响情绪和工作状态。

二、师生之间的角色和定位

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师生的共同成长和进步。在与学生的相处中我也有几点心得,一是在教学上转变角色,把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成长的促进者。把主要精力放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这在平时的课堂设计上把教学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二是在班级管理上言传身教、满怀爱心。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是学生言行的榜样,所以要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成为学生的表率,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才会心服口服。比如,看到地上有废品纸屑,自己弯腰捡起;看到拖把、扫把翻倒,自己弯腰扶正。这比开几次班会强调卫生更有效。初中生充满叛逆,我们要理解他们的行为。不能仅指出他们的错误,还要告诉他们如何做才是正确的。用一颗带爱的心,让他们感受到老师是真正的关心爱护他们,感受到老师的期待,朝更好的方向发展。三是提高自己的学业和人文素养,强化人格魅力。一个有学问、有魅力的老师,更容易让学生信服。善于倾听,展现亲和力,消除学生跟自己倾诉的心理障碍。多与学生沟通,及时收集学生情况并给与帮助和支持。保持适当的距离和威严感,让学生有“敬”和“畏”。四是尊重学生人格,践行民主平等的班级管理理念。重视学生的权利、尊严、感情和需求,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公平公正的处理班级内部和学生之间的事务纠纷。

最后,我想说:教师的日常工作需要十足的耐心,我们只有与学生与家长共情,才能找到快乐,找到作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你看到周围都是美丽的,你的心情可以美丽,你用挑剔的眼光看周围的一切,不快乐的是你自己。与诸君共勉。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参与评论!
立即登录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