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最前:书中提到的对阅读的一个观点,大意是说:「读一本书不应当以记住书中的所有内容为目标,也不是说能整理出一个完整的大纲或思维导图就表示书中的内容都被吸收了。而是在看完书合上之后,能够列举得出几个最触动自己的点,这些点或是自己十分认可的观点,或是触发了自己的深入思考,那么阅读这本书就已经有了第一层的收获」。我十分认可这个观点,因此读书笔记的书写也将以此作为起点进行实践。
书籍介绍
《认知觉醒》这本书详细的简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豆瓣之类的平台搜搜书名来查看。用我自己的话来简单概括一下,作者梳理和记录了自己在主动进行自我认知能力提升的过程中的积累,包括自己从中理解提炼出的各种知识点,以及经过自身实践总结的一些方法。里面包含了许多令我产生共鸣甚至醍醐灌顶的阐述,觉得很有亲身实践的必要。
令人困扰的「阅后即忘」
读完一本书,其中的信息就好似一颗颗渺小的贝壳,立马就会被我们脑海里川流不息的纷繁信息所淹没,正如作者在书中提到的,很多时候哪怕我们当时精心整理了层层叠叠的大纲、眼花缭乱的思维导图,事后却好像还是什么都不记得,核心原因之一是我们没有基于自身的知识体系来进行信息筛选。下面展开谈一下我自己对这一点的深入思考。
脑海中的「网」
我们经常会比喻单个的信息为点,而信息点之间的关联是边,我们脑中的全部信息构成了一张巨大的「网」(其实就是我们自身的知识体系),时刻不停地对涌入的信息流进行着筛选过滤——和我们知识体系关联紧密的信息被网「挂住」,其余的则过客般流走,留下的信息或成为新的点使「网」更加致密,或成为纤维固化了「网」的联结。但既然是张「网」,自然就会有面积、网格尺寸、材质等属性方面的不同,这些不同造就了我们每个人的知识体系之间的差异,而这些差异的存在,进一步决定了我们每个人在面对相同的信息流时会筛选到不一样的结果。
再来看看平时我们阅读之后的大纲或思维导图一般是如何诞生的呢?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会遵循书本或者文章目录的顺序,摘选代表性的标题或内容作为要点进行组织,一份结构清晰、要点完整的总结就水到渠成了,彼时还会颇有成就感,似乎新的知识被尽收囊中。但如果仔细审视一下这个过程就会发觉问题了:要点是标题或者文中提取的,顺序和结构是照搬书本里的,这样的「点」和「边」描绘出来的是我们对作者知识体系的一个局部还原——一张单薄、稀疏且孤立的「网」,或者更准确地说是「网」的 碎片。可想而知,企图借此来筛选保留这次阅读中的信息终将是徒劳,因为连它自己都随时可能会被信息的洪流冲散。
如何改进
有了上面的分析基础,再来理解基于自身的知识体系来进行信息筛选就很容易了。
首先我们需要摆正阅读的目标:以无遗漏地掌握书中的全部信息为目的来开始一次阅读是不切实际的,既然我们自己的知识体系是张「网」,那么信息流经过之后部分内容有所遗漏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它们没能被「挂住」是因为和我们自身的知识体系之间缺失了一些必要的中间联结,明确了这一点能免去我们阅读时不必要的心理负担而变得更加从容。
这里展开一下,我们经常说的「温故而知新」也可以很好地被这套逻辑来阐释。我们的知识体系之「网」持续进行着新信息的捕获,促使了自身的不断升级,因此面对同样的信息输入时曾经被遗漏的内容可能会被筛选出来,本质是因为我们的知识体系成长了,捕获新信息的能力更加强大。
其次我们应该将注意力放在那些能留下的内容上,这一步其实非常简单,用作者的原话来说就是找「触动点」。所谓「触动点」指的是阅读过程中引发了我们共鸣或思考的内容点,之后在自己脑海中进行回顾的时候还能想起它们。 这里刻意强调了要在自己脑海中进行回顾,是为了和前面的「摘抄式」的总结区分开来,只有在不借助原始输入的前提下进行回忆,得到的才是我们自己的「网」所「挂住」的信息,于我们自身而言真正有价值的内容点。
我的实践
为了实践使用自己的「网」进行阅读信息的筛选,我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尝试。
内容回顾
在不重新浏览原书(哪怕目录)的情况下我对《认知觉醒》进行了尽可能的内容回顾,并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 筛选标准是对这个内容点有隐约的印象(触动点),并且认为能够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哪怕可能只有一两句)
- 回顾过程先不考虑内容的层级或粒度,这是为了避免在回忆过程中被多余的思绪所干扰
- 为回顾设置一个适当的时间长度,因为我发现刚开始回顾的时候能立马想起的内容并不多,但是稍作努力之后记忆能慢慢浮现得更多,因此需要给自己多一点时间,但也没有必要太长,比如我给自己限定了7分钟
- 按照回想起来的先后顺序将内容以关键词或短语的形式罗列下来
以上的原则并非来自书中,而是我自己的设计,因此并不一定是最佳实践,大家参考就好。而以下就是我进行回顾之后得到的结果:
- 如何阅读(正是本篇读书笔记主要阐述的内容)
- 本能脑和情绪脑
- 拉伸区
- 元认知
- 每日计划和反思
- 「翻译」的能力
- 刻意练习
- 睡眠时间
- 目标转移
- 费曼技巧
这里的大多关键词对于没有阅读过原书的人来说可能有些费解,我会加以筛选和梳理,在之后的文章里结合自己的理解和实践逐步分享
整个回顾的过程耗时不超过十分钟,但取得的收获远超出了我的预期。
「触动点」是确实存在的,我回忆起上面的关键信息的时候,脑海里甚至能浮现出当时看到对应内容时的情景以及当时有所共鸣的感受,我想正是因为当时的共鸣或者认同才使得这些信息在脑海中的印象要强于其它,继续套用前面的比喻来形容就是被我们的网「挂住」了,而「触动点」就像是一个个的「小钩子」。
同时这也使我更深刻地觉察到了「看完就忘」的本质原因——正是我们没有及时地去标记这些「触动点」。其实每次的阅读结束后,它们就已经客观存在了,只是我们读后进行的「摘抄式」总结或是其他类似的操作都忽视了它们的存在。「网」上捕获的东西毕竟是不牢固的,如果搁置的时间过长终将被源源不断的信息洪流冲刷殆尽,这些原本有机会成为我们自身知识体系一部分的内容,此时才是真正地被遗忘了。
信息梳理
回顾完成后的梳理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是因为前面的回顾是一个「碎片式」的过程,暂时忽略了新信息的粒度、类型以及其间的关联、层级,就拿上面我列举的具体内容来说,「翻译」的能力和「费曼技巧」其实是以不同的方式在描述同一种认知技能(或许需要看过书后更能理解),从知识的层面来讲是可以进行归并的;再例如元认知、拉伸区等,都是概念类型的知识点,是有别于技能类的知识的。这些都是信息梳理阶段需要进行补充和丰富的,也是将模糊的「触动点」逐步清晰化的过程,但由于阅读内容的不同,以及个人的知识管理方式的差异,并不存在固定的方式方法,因此这里也就不过多展开了。
小结和下一阶段
以上就是我对《认知觉醒》中关于阅读方面内容的一些思考和实践的记录。但正如我写在最前的话里提到的,回顾和梳理仅仅只是读后的第一层收获,我们由此觉察了挂在我们知识体系上的「触动点」,但它们还并未成为我们知识体系的一部分,每个点背后都隐藏着待融解消化的具体知识。而这一阶段的执行就需要用到更高级的方法技巧了,而它们就在我上面列举到的知识点中,事实上,我这篇读书笔记的撰写就是在实践着相关的方法,至于是哪些我这里先卖个关子,在后面的文章中进行揭晓。
欢迎大家关注+转发+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