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读芭芭拉·奥克利《学习之道》

随笔8个月前发布 泪淡了
69 0 0

原著书名是《A Mind for Numbers》,主要介绍了一套针对数学和科学类学科的学习方法。作者芭芭拉是这套方法的总结者,更是成功的实践者,她自小厌恶数学和科学,大学修的是俄语,后来受部队工作情景的激励,而退伍转而踏上理工科的学习之路,并摸索出一套高效的方法,完成博士学位、成为教授后,又采访和收集了诸多高校名师和深谙学习之道的学生们,得以成书。学习一门新的知识,或一个科目,底层的方法是相通的,因此不限于理工科,同样建议文科生去阅读和实践本书的大多数方法,尤其本书作者对理工科目经历了从不擅长到擅长的历程,格外体谅“重文”学生的处境。

关于两种思维模式

在人们学习、思考、行动的背后有两套思维模式。

一是“专注模式”,从认识问题的角度上说,人们会在专注模式下快速积累起对基础概念、重要流程等概念组块的认识和理解,建立新知识和大脑中紧密相关的已知认知的联系;从解决问题的角度上说,人们在专注模式中时是在现有的、高相关的思维组块中探索解决问题的路径,其对应的决策和行动往往来自潜意识和习惯,优势是非常快速高效,但隐含弊端是容易“走老路”,我们常说,大脑中第一个想法往往是效率不高的思维定式,且每多使用一次该定式就使其多固化一分。

二是“发散模式”,从认识问题的角度上说,人们在发散模式下会倾向于去探索大脑现有认知中与新知识关联甚远或尚未形成概念组块的部分;从解决问题的角度上说,人们在发散模式下是去探索和创造新的解决路径,意味着不走老路,天马行空,优势是往往能推陈出新,创造性地提出高效的解决路径,弊端是灵感不易得,是否有产出不确定,在需要稳妥的情境下其使用优先级要靠后。

想要获得更高效的学习成果,两种模式缺一不可,且需要根据任务的难度和学习的阶段去适时切换模式。

举例1:当遇到一个新的难题、有挑战的任务或全新的知识点时,切换模式学习具体的操作过程是,先专注去理解和尝试解决该难题,然后主动间隔一段时间。这个间隔中可以穿插其他任务或直接休息,此时大脑并没有忘掉先前的难题,反而是一边做别的事,一边始终在“后台”运行该难题的思考程序。一定的间隔后后再重新专注去思考和解决该难题,再间隔,再重新专注,根据任务难度去循环这个过程。

举例2:读一本新书、开始一个新的章节,或上一堂新课前,更有成效的方式不是依次精读,而是先快速通览学习材料以了解整体框架,开启发散性思维,为“创造”提供前提;再精读以透彻理解,开启专注思维,聚焦重点概念和流程,为“知识组块”构建基础。

两种模式的切换非常重要,往往意味着大脑从高度专注到放松创造。这个过程顺其自然可能需要几个小时,有技巧地实现切换却只需要几分钟。有哪些切换模式的具体办法呢?一言以概之,立即换个事做。常见的实践包括:

1、小睡一会儿:不建议太久,20分钟为宜,配合延长一呼一吸的时长、安静而昏暗的环境等;

2、洗澡:冷水澡最佳,除了切换用脑模式还能提高多巴胺水平;

3、散步或者其他运动:尤其是在户外、森林中的运动;

4、冥想:可以参考一些冥想入门的书籍和帮助冥想的APP;

5、眨眼:如果时间紧张,闭上眼再睁开也是一个切换模式的办法;

关于组块

上文踢到一个术语-“组块”,是指大脑将意义分散的碎片信息理解和组合的过程,“组块”也是经过组合后的信息模块和逻辑整体,它可以是一个处理某事的习惯,也可以是对某个知识的一系列理解的集合。对某个学科的关键概念或解题方法的组块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应试分数,对某项规律的深度理解的组块能带来智慧和认知的质变。

如何主动搭建“组块”呢?可以参考这个过程:专注于某规律-理解-了解其试用背景-组块生成-组块应用/练习-组块回顾/提取-组块迁移

举个例子:专注于解出1个难题-尝试再解一次-休息-24小时内睡前回想该解题过程-第二天专注于再解出一道类似的难题-尝试再解一次-24小时内睡前回想该解题过程-根据难度重复该过程。

关于拖延

拖延的对象总是我们不擅长、让我们恐惧的,习惯性拖延对个体健康、长期发展都有负面影响。和拖延息息相关的几个因素包括:

信号:特定的时间、地点、感受或事件;

反应:可以通过克制旧习惯,培养新习惯去调整对特定信号的反应;

奖励:拖延之后反而带来了愉悦即被视为奖励,如不学习去刷八卦新闻,但这种奖励很短暂;

信念:相信自己可以克服拖延,或反之,觉得自己无力克服,坚定的正面信念有促进作用;

常见的克服拖延的办法:

制定由简入难、颗粒度低、便于执行的阶段性计划,包括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等;

设定每日计划时,要设置“停工时间”,同时最难的事情优先做,也不建议随意更改计划;

使用番茄钟;

注意学习环境的营造,如图书馆往往帮助学生更快进入学习;

主动屏蔽干扰或无视干扰;

在学习中穿插体育锻炼;

加入新的共同学习的朋友圈和小团体,共同学习;

使用心理对照等积极的心理暗示,如,明天的早餐非常丰盛,早起背书也没什么大不了;

更多地关注过程而不是结果和目标;

进入学习之前先进食;

设置特定的开启仪式:如运动前换好最喜欢的运动服;

适当适时地奖励自己完成了任务,比如完成2个番茄钟就奖励自己多休息10分钟;

冥想:让自己随时保持自察;

自我实验:针对性观察和记录自己的行为与感受;

关于番茄钟,书中提到了升级版番茄钟做事/学习法:每天睡前在to to list上列出几项关键任务,第二天用对应数量的番茄钟(即专注工作满25分钟后强制自己休息5分钟)完成任务。具体过程是,选定其中一项学习或工作任务,预先排除干扰,集中25分钟专注该任务,尽量只关注做事的过程而不是结果或目标,完成任务后在清单上划掉已完成任务,可根据需要叠加多个25+5过程,当晚根据完成情况可以给自己安排有吸引力的奖励。根据任务难度可以灵活调整时间的分配。

关于记忆

人们的记忆模式有“工作记忆”,即瞬时记忆,处在生成过程中的记忆,非常容易被遗忘,且占用大脑“带宽”较多,据研究,人类能同时处理的任务或者记忆组块的数量只在4个至7个之间。另一种模式是“长期记忆”,即从瞬时记忆进入我们的记忆库中的信息,遗忘周期很久,调用长期记忆只占用很少的大脑“带宽”。瞬时记忆通过高度专注地记忆、多次重复等途径是可以转化为长期记忆的。研究表明,如果专注地完成某信息的一次记忆之后,间隔一段时间,再通过主动“回想”等“提取”记忆的方式,会大大提高瞬时记忆的转化效率。

常见的提高记忆效率的办法除了上文的“间隔重复”,还有:记忆宫殿、比喻、类比,创建意群、编故事、多说多写的肌肉记忆、运动等;

本书临近尾章是关于考试,作者认为考试或者测验是学习必要的一环,鼓励学生迎接考试。

我的思考

这本书整体上可读性和实用性非常高。章节结构的排布和作者推荐的学习方法一致:主旨是讲学习方法,但完全不枯燥,穿插了真人采访的素材、插图、思考题、“该你试试”的实践和章节尾的总结,有些地方还能捡到作者预埋的“调皮”彩蛋。

一起试试!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参与评论!
立即登录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