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的路上[努力到无能为力] (六十二)

随笔6个月前发布 高泉涧
94 0 0

在网上找了好几家做ERP的人,都不怎么满意。要么就是老板觉得价格太高了,要么就是没有在云服务器上做系统的经验,只有本地系统的经验。后来终于找到了一家合适的,可老板觉得价格还是有点高。我找得都快要放弃了,后来老板也不知道怎么又想通了?让我叫那帮人来做系统。我跟那个老师说了之前我在云服务器上装的金蝶ERP遇到的一些问题,他也不是很确定易助ERP会不会出现同样的问题?所以将云服务器重装了系统,做了与金蝶ERP在个人电脑与云系统不同的连接方式。减少了多个软件之间的运算方式,更加简便不易出错。云系统准备完了之后,就叫我试着做几个BOM表进去看看会不会出现之前的问题?试了两三天,没有发现有什么大的问题,只是觉得网络太卡了。于是老师叫我们广州和深圳要上ERP的人全部一起上线,测试一下系统抗压能力,然后计算一下系统要怎么扩容?测试好了之后,发现深圳这边的网速太慢。云系统的容量也不够,他给了一个扩容的要求。老板看了说:“先上系统吧,扩容的事情到时候再说。”便给做ERP的交了先期款,开始人员培训。

没想到,老师派了他的徒弟来给我们培训。我问他为什么不来给我们培训?他说,他没时间,他徒弟培训也是一样的。才上了一次课就发现他徒弟的能力有点水,很多问题要么是答非所问,要么没有办法回答我。刚开始是直接问他师傅,可能后来觉得不好意思,就说:“先讲课,稍后再回答你。”然后等下次再来的时候回答我上次提的问题。可我问的问题很多,一串串的。我的工作也很忙,除了老板一直催着的新产品结构图还要处理生产和供应商的各种异常,客户的使用反馈等等。再在这些事情里面见缝插针的做做ERP系统的前期数据和流程规划。那个徒弟也不喜欢记笔记,所以等下次再来回答的时候,要么不知道问的是什么?要么又是答非所问。我叫他每次都把我们的问题记在笔记本上,我也一起记着。可即使这样,有些问题也依然没有解决我心中的疑惑。打电话问那个老师,他便说,他的徒弟会处理这些问题。叫他过来给我们上课,他说有什么问题就跟他的徒弟说。叫了好几次之后,都是这样。我想:可能是因为钱给得实在太少了,他要处理一些大客户的事情。至于我们这里,就刚好给他的徒弟练练手。钱都交了,我也没有什么办法。之前的合同是一个月内将ERP试运行,可他徒弟断断续续的来培训了两个多月了都还没有培训完。一有空了我便催他们快点弄,感觉他们就像一头懒牛,我整天拿着个长鞭天天抽他们。抽一下就挪两步,不抽就不动的那种。

因为我前期在物料BOM表上做的工作都比较完整,所以在这上面没有浪费多少时间就直接导入到了系统。就是在团队如何在系统上运作的流程不是很熟练,以前就是负责自己的结构部分的流程,出来没有留意过整个系统的流程。做ERP的老师也是按照大公司的流程教的我们,可我们小公司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的人来来跑完整套流程。所以我只能按照公司的人员来重新写流程,在这上面反反复复的增加、删除、演算,浪费了不少的时间。业务在广州,工厂又在深圳,老板希望两个地方的同事能够全部都在这个系统上工作。在业务那边的培训完了之后,他们说这个系统不适用于他们的工作。很多想要的功能没有,不想要的功能倒是一大堆,没有他们目前用的业务员专用的ERP好用。然而软件没有那么多能够更改的,只得按照系统上的规则走。刚开始的时候,老板坚持要一起都用这个系统。本来在云系统上装ERP就是要将两边的同事合到一起的,再说没有业务出货,我们工厂做的货没有办法从系统上出出去。两边各自坚持自己的,系统又不能更改,我便推进不下去又陷入了停滞中。后来商量出了一个办法:将广州业务部作为深圳厂的客户,广州派一个业务员统计他们的销货数据后再在系统上下单,深圳厂接到订单后出货。这样,广州继续用他们现在的ERP,深圳厂则用易助ERP。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便只需要写工厂的各个岗位流程了。(后来广州业务部的那个人还是嫌麻烦,最后就只得深圳厂的PMC按照业务员报的数量来下销售单。所以最后也只有深圳工厂在用这个ERP系统)老板希望工厂这边在系统上的所有模块都要上线。然而在培训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QC检验的模块开启后,QC的权重太大了。从采购单的物料来厂后要等QC检完后在系统上做单,仓库才能做单收货入库;产线生产的产品入库前需要QC检测后在系统上做单才能入库;出货前也要QC检了之后在系统上做完单据才能做销货单。可我们就一个QC人员,连正常的全检都做不了而只能做抽检。平时还要调到拉线上做事,哪能空出时间来做这些流程?然而系统上不做的话,所有的物料就都会卡在QC这里,后面的同事不能做单出来就没有办法工作了。所以我是建议取消这个模块的,老板想了想还是同意了我的意见。取消了检验模块之后,其他的岗位就顺了很多。这也是没办法,人员不够。

老师给的岗位操作流程太笼统,一点儿也不细致。岗位的操作不是很明确,甚至各个岗位之间的衔接都没有。我只得一边将自己设想的流程问那个ERP徒弟,再一边做修改。然后再自己扮演各个岗位的角色按照流程在系统上操作,再摸索到适合我们公司自己的流程。不停的修修改改来回地演算流程,花了很大的精力终于写完了流程的初稿。那个徒弟说:“把你写的流程也发我一下吧,我看看有什么还要改的?”最后他也没能说出要修改的意见,只是拿了我的研究成果。到后来,我甚至觉得自己对ERP的熟悉程度超过了那个徒弟,后面也我自己给公司的员工做培训了。经过三个月的培训和资料的准备,终于迎来了ERP的上线。老板之前提出的无纸化办公,我觉得前期的时候不现实。每个人对这个系统都不熟悉,肯定会做得一团糟。所以,不仅是之前老的EXCEL单据继续做,系统上的单也要打印出来签字。这样一来就要做两份,待熟练了系统的操作之后再取消以前的手工单,再到合适的时候取消纸质单据。可系统上的单据打印格式全部都是乱七八糟的,没有做任何的调整。以前的手工单是一式三联,我们也没有激光打印机(老板也不愿意买),只能打A4纸。我催那个老师尽快调整好系统上的单据格式,他始终磨磨蹭蹭的。催了好几次之后,叫我们先交了二期款后上线了再去调。可我们一上线就要打印,那怎么来得及?到后来甚至被我催得不耐烦了。老板说:“都做到这个份上了要不就先打款吧?”我拦着老板跟那个老师说,做完打印格式就马上打二期款。老师才派了那个徒弟过来,然后我把用EXCEL做好的每张需要打印的单据格式样板给他,叫他按照格式在系统里面做好。他一边做一边叫我看着说:“以后有其他的单据格式要做的话就要你自己做了,我不会再过来做了。”

上线的第一天,就发现按照我之前写的流程走得很乱。由于人员不够,所以很多人在系统上做了两个以上岗位的工作。对系统操作不熟练,加上很少有人了解物料编码规则。生产计划的编码不对;采购的编码不对;发料也是乱发的。我就只有跑到每个岗位教他们一步步地如何操作?叫他们记下来这些操作步骤。公司的物料BOM表比起其他的公司有些特别,阶层比较多。成品BOM下带半成品BOM+包材;半成品BOM下带原材料及电子料+半成品线材BOM;半成品线材BOM下又带了原材料+电子料。如果半成品线材里的原材料有喷油件,那还要带素材的子件。当初做BOM表的构成时也是修改了很多次才找到这种适合我们公司产品的架构。那个徒弟一开始教我们做MRP计算的时候是展尾阶,但这样一来就没有将委外的线材组件和喷油件自动的生成委外单。他就叫我们展单阶,可我发现这样一来就出来了半成品工单+成品工单+委外单。由于半成品线材有些是我们自己做,有些是委外加工。所以自己做的时候就要做成半成品工单,外发的时候就要做成委外单。这才系统上就很乱了,还增加了工作量。想了几天终于想到了一个方便的方法:将所有的半成品线材组件默认为委外,不用每次都去系统上设置了,然后委外成我们自己或者加工商。流程一出来就是,仓库先发线材组件的子物料给产线生产,生产完后入库;再将线材组件和半成品子件物料发出来生产半成品,然后再入库;最后将半成品和包材发出来做成成品,然后入库。这样三进三出,不仅在系统上做单麻烦,物料挪来挪去也麻烦。可这样走流程的话,PMC做生产计划方便,更改的东西不多就不容易出错。按照展尾阶的方法做物料计算后虽然只生成了一张工单,只出入一次库,但这张工单要将委外的组件所有子件料删除后改成组件(因为产线拿到的就是委外加工回来的组件);将素材改成喷油件;将要替代的料件替代,然后修改数量。最后再新增一张线材组件的委外单,将线材组件打包外发加工。这样一来改的东西会更多,就容易出错。然而出错后还没有办法补救,要么删除重做要么用其他的没有关联的单据补物料,这就没有办法反映出工单实际的领耗用量。系统里面设置好了的替代关系也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问老师有没有其他的办法?他说,系统就是这样,你们有的料要展开有的料又不展开,系统没有那么智能的。目前,只能够采用这种展尾阶再加上比较多的修改方式。比起三进三出,这种方法更节省了时间和人员并提高了效率,只是要考验PMC的细心和耐心,并且要很清楚每个BOM表的物料构成。

在仓库那头,本来的流程是仓库有什么料,产线就要打什么物料的单去领物料。仓库备料备不过来,只有将好备的物料先备出来再叫产线打单领料。那一张工单要打很多次领料单才能领完这张工单的料。专门打这张单的同事还需要打维修的领退料单和产线的退料及耗用领料单,再加上本职工作就根本忙不过来。后来就将仓库的反客为主调整为PMC做完工单后直接打这张工单的领料单,PMC要保证工单上的所有物料都已到仓,仓库接到什么料就必须发什么料。这样就减少了一张工单不停的打领料单的问题,减少了工作量。在维修的领退料那里,应该是按照工单来修机后开领退料单的。然而,产线挪用了其他工单的成品将这张工单提前结单了,导致维修无法按照工单来维修开单。所以,常常是维修的来问系统员哪张工单没有结单,他就将单据开在那张工单上。这样一来又没有将工单的实际耗用量反映出来。要求他们一定要按照对应的工单走单据,但他们认为这样降低了修机效率。本来几分钟就可以修一台机,现在半个小时才把物料领出来。我觉得除了人员不足外,更多的是人的问题。很多人都不愿意接受改变,因为已经习惯了现有的工作方式。很多时候都在抱怨,不理解这个工作。为什么要做两份单据?为什么我要做这么多的事情?为什么要我来做?然而最容易被淘汰的,常常是这些不愿意改变的人。

我想了很多的办法,反反复复的来回演算各岗位的操作流程。一有空隙的时间就在思考,不停的思考。可我已经将之前老师给的流程简化了又简化,再继续的简化就会出现更多的问题,那就失去了用这套ERP系统的意义。那还不如继续用之前的EXCEL表格呢?为什么我要把大家搞得这么累?我也常常会出现这样的困惑。可这么的不好用,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公司都在用呢?我想,一定有他存在的意义。问老师已经没有更好的方法了,他提倡的尽量少用不同的单据我都没有做到,说是单据多了不好管理。我只有找以前的同事问问,可他们大多和我一样只稍微知道工程模块这一块的操作。我之前的研究也只是在物料编码规则上,所以在这部分用的时间比较少也比较顺。一定还有更好的操作方式,只是我还没有找到!就像技术一样,不懂的时候觉得很迷惑,一旦捅破了这层窗户纸便豁然开朗。

系统已经运行了一个半月,看着数据越来越平稳,多少有了些宽慰。只记得刚开始,除了手头上一大堆急的事情要处理,还要一个个的教他们如何操作系统。本来就走路带风,这下只能一路狂奔了。我觉得我就像一只犀牛救火队长,那里起火了就跑到哪里。处理系统上的各种难题,不同的备选方案。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不停的调整团队操作流程。从刚开始飞奔到不同岗位教他们如何操作,到现在慢慢的熟练。从一开始的同一个物料在公司里的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名称叫法,到现在慢慢的统一了名称。我想,这就是这套系统存在的意义。我甚至改变了同事们的走路方式,跟着我一路狂奔。正如这一句话:积极的人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

于2018年02月04日整理于2024年04月15日

我们总是喜欢拿“顺其自然”来敷衍人生道路上的荆棘坎坷却很少承认:真正的顺其自然,其实是竭尽所能之后的不强求而非两手一摊的不作为。从对ERP的厌恶到有机会让自己历练,万物皆有可能!

感谢你看到了这里!我就是黄小利,一个被工程师事业耽误了的作家。我来知乎就是为了吸粉,分享我根据打工经历记录的自传小说,欢迎各位关注:流浪的路上。

感谢你看到了这里!我就是黄小利,一个被工程师事业耽误了的作家。我来知乎就是为了吸粉,分享我根据打工经历记录的自传小说,欢迎各位关注:流浪的路上。

更多文章请查看:原创深圳打工日记《流浪的路上[目录]》 – 简书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参与评论!
立即登录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