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不多说,进入正题。
何谓切笔牡丹,喜欢画国画的同志们一定不陌生,随着视频类教学的兴起,在众多平台上出现了很多教国画牡丹的“老师”,,往往号称新手小白几天学会画牡丹。
怎么画呢,很简单,首先毛笔调出上下双色,在纸上确定花心的位置,围绕着花心将毛笔按倒于纸上,一瓣一瓣切出牡丹的花型,这其中既不需讲究笔法,也不需注意用墨,什么浓淡干湿通通不讲究,甚至为了达到“形似”的视觉效果,可以将毛笔在纸上滚、搓,更有甚者边画边扭转纸张或者干脆扭动身体,以求达到效果。
你要问好看吗,不懂的人觉得可好看了,颜色艳丽,层层分明,寓意还好,花开富贵的大牡丹!
你要问这是国画吗,真不是。入门都算不上。
但是很多这样的“老师”却在网上受到众多追捧,流量很高。流量越高,推流就越多,看到的人就越多,越来越多的“小白”就迷失在这种“看似简单、实则荼毒”的“学习”中不可自拔。
究其原因,我们人的天性就是趋易避难、急于求成。
我们对于学习总是追求在短时间内获得成就感。
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获取知识的途径不再是反复阅读一本本厚重的书,我们有太多的方式获取知识,时间成本和精力成本的不断降低,让我们逐渐习惯于碎片化阅读、娱乐式学习,试问下自己,有多久没有坚持阅读完一本书了。
这点我深有体会,太久不阅读书籍,不执笔写字,真正拿起笔来,文思枯竭,甚至提笔忘字了。
抖音、B站、小红书等等这些APP几乎成为当代年轻人的知识库,闲暇之余,吃个炸鸡、喝杯奶茶,轻松惬意地听着故事顺带学些没听过的知识见闻,确实比枯燥乏味的反复啃书本要舒服多了。我不是说这些途径不好,而是我们很多时候分不清大数据推给我们的这些爆炸式的知识是真是假、是好是歹、是精华还是糟粕,饭来张口,囫囵吞枣,逐渐长成了虚胖的样子。
流量经济时代,流量就是利益。这其中不乏一些别有用心、投机取巧之人。
他们抓住了这一点,把文化知识做成一个模子,完全按照你的心理期待来,上手快、记得住、不费脑筋、容易获得成就感,总之就是让你舒舒服服学一程,还能觉得学到了东西。
我给这种学习方式冠了一个名字——文化“预制菜”。
原本预制菜的出现为我们的生活中带来了很多便捷,安全卫生、品种丰富、方便快捷的同时
成本也不高。
但是文化知识,尤其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兼容并蓄,本质就在于创造,把文化知识做成一道道刻板一致、千篇一律的“预制菜”,即便学会了,那也学死了,毫无灵性。
更别说前文提到的切笔牡丹了,纯粹走错路。
资治通鉴里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
南朝梁武帝萧衍晚年特别喜欢听谄媚奉承话,听不得半点逆耳的言论,当时左右朝政的是权臣朱异。朱异尤其善于察言观色,揣测到梁武帝喜欢谀辞,于是每次都按照梁武帝萧衍的心思和情绪来说话做事,让梁武帝觉得朱异非常懂他。无论梁武帝做什么决定,即使知道是错的,朱异也坚决贯彻执行,加上朱异在言辞上能精准揣摩到梁武帝的心思,不断奉承梁武帝英明神武,梁武帝就在朱异这一声声的无理由支持中逐渐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
正是如此,才有了此后的侯景之乱。朝中上下,包括太子萧纲都严厉指出,朱异就是祸国的奸臣。66岁的朱异最后在内外交困中羞愤病死。
凡是让我们太舒服的事,其实都伴随着巨大的代价。
仔细想一想,很多时候那些诱导我们的视频,都精准地踩在每一个我们需要得到满足和慰藉的点上,也就是在这种不经辛劳轻而易举获得的成就感中,我们逐渐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困在大数据的知识茧房里,以为这就是“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说到“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不得不提毛泽东。
他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的时候,就有“毛奇”的称号,同学们都不理解,毛泽东每天坐在教室里,不是看书就是看报,却能够贯通古今、通晓中外,跟同学们分析问题,不仅能引经据典、博古通今,还能轻轻松松抓住关键、道出本质。
这就跟毛泽东的学习方法有很大关系了。
一师有个阅报室,湖南、上海和北京的知名报纸,每天都会按时放在报架上,以供学生们阅读增长见识。
毛泽东每天蹲点读报,他读报的方式很特别。他把报纸上的人名和地名用小纸条逐一记下来,随后在地图上仔细找,直到把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弄明白为止。日积月累下来,他的时政分析的能力就这样练出来了,同学们有什么不懂的都向他请教。
毛泽东做任何事情都有一套方法,就是从事情的本质着手,以此为切入点层层递进,周密分析和推敲论断,顺着这条路径最终找到解决困难的办法。
这个方法毛泽东在以后的人生中又经过不断总结,结合实践加以改进并用得炉火纯青。
毛泽东带领的红军队伍在每次战斗结束之后都召开总结会议,分析战斗赢在什么地方,输在什么地方,下次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等等。
这些经验最后汇总到毛泽东的案头,他再深入分析研究,从中总结一些大规律和小经验。
再次带兵出征的时候,他又和朱德一起在实战中根据总结的经验谋划战略方向,实时调整战争策略。
一路的实践和理论结合下来,融会贯通用得特别好。
在数次反围剿战争中,毛泽东的指挥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可和追随,一步步走向了战神的地位。
1965年7月,毛泽东招待回国的李仁宗和陈思远时,他们的时候,突然问程思远:“你知道我靠什么吃饭?”
“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
总结经验才是“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的杀手锏。
毛主席在《关于重庆谈判》里说:世界上没有直路,要准备走曲折的路,不要贪便宜。
我深有体会,最近我在一个小点上懒惰疏忽,结果环环相扣导致了一连串事情全部变得被动,难以处理。我一度陷入了高度紧张、焦虑的状态。并且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和努力去弥补,结果还是不尽如人意。
反复思考总结过后,我洋洋洒洒地写下这一堆废话,告诫自己在今后的人生中不再犯类似的错误。
有次和青年作家温伯陵闲聊,他说过一句话让我感触特别深,他说“AI时代人要活得更像个人”。
“君子事天,小人事人。”无论以后的AI技术走向何处,人的工作是否将会被AI替代,我们唯有保持正知正念,将“外观之识”与“内省之明”结合起来,思考独立、认知独立、人格独立,才能活得更像个人。
举世不知何足怪?力行无顾是豪雄。与诸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