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英雄雨来》整本书阅读导读说课

随笔8个月前发布 静静守候
68 0 0

乐平九小  李良红

简短介绍

各位专家、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我是江西省乐平市第九小学语文教师李良红。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统编版六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整本书阅读推荐书目《小英雄雨来》。说课主题为基于单元整体、关注学习难点、激发阅读兴趣,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这五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首先让我们走进教材。统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是小说单元,也是统编版教材第一次以单元的方式引导学生接触小说。单元语文要素为“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旨在引导学生理解情节推进和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小英雄雨来》是一本优秀的革命文化小说,作者管桦以儿童的视角和语言讲故事,书中人物众多,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一波三折。抗日战争爆发后,冀东还乡河两岸的青年们踊跃加入八路军,拿起枪抗击日本侵略者。各村的百姓,包括老人、妇女和儿童,都以自己的方式为保卫祖国家园与日本鬼子进行顽强的斗争。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作家管桦亲眼目睹了自己美丽的故乡在战争中被摧残。在离家奔赴抗日战场之后,童年时代与儿童团的小伙伴们一起站岗放哨,为八路军送信、带路的场景不时浮现在他的脑海中。就这样,他创作了以雨来为主人公的小说《小英雄雨来》。

对于反应革命传统的著作来说,《小英雄雨来》一书刻画了雨来等一系列鲜活的人物故事,活泼语言生动,形象饱满,一些对话的描写生动有趣,正好迎合了这个年龄段学生的阅读特点和心理特点。而且学生在四年级时已经学习过相关选文,所以读起来毫不费力且倍感亲切,有一种与雨来共成长的感觉。

本课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正好落实了新课标中要求的阅读反应革命传统的故事。

二、学情分析

分析完教材,我们还需要来准确把握学情。《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拓展型任务群“整本书阅读”第二学段的要求为“阅读表现英雄模范事迹的图书,如《小英雄雨来》《雷锋的故事》等,讲述英雄模范故事。”学生在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已学习过《小英雄雨来(节选)》这篇课文,对雨来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也有了一定学习小说的基础,能初步通过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来理解人物形象,感受到情节推进和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但还停留于感性认识阶段,需要方法的指导和落实。

三、教学目标

基于刚才的教材分析和学情把握,本节课设置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通过看封面、读目录、猜情节、品人物等活动初步了解整本书的内容,初识英雄形象,激发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2.运用多媒体展示插图、赏析部分精彩篇章,让学生初步感知书中精彩情节,提高学生阅读期待。

3.掌握小说阅读的基本方法,了解小说的三大写作特色,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独特的环境描写感受书中重要人物形象。(其中目标3为重难点)

四、教学设计

为了落实这三个目标,这节课展开五个活动教学板块。

活动一、激趣导入,观察封面

1.雨来塑像

师:你们知道吗?在河北省唐山市有一座公园,公园里有一个小孩的塑像。每当人们走进这座公园,看见这个孩子的塑像,就会情不自禁的念起这个孩子的名字,就会情不自禁的讲起这个孩子的故事。你们知道他是谁?是的,他就是小英雄雨来。为什么他被人们津津乐道称为小英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到《小英雄雨来》这本书中寻找答案吧!出示《小英雄雨来》整本书封面。

2.看封面

师:拿到一本好书,我们最先看到的是封面。读一读封面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呢?

师小结:同学们通过看封面,就可以知道书名、作者、出版社等这么多信息。人民教育出版社、曹文轩推荐这几个信息又可以为选择书的版本提供了质量保障。

【设计意图】从还乡河公园小英雄雨来塑像入手,激发学生求知欲,提高阅读兴趣,自然引出《小英雄雨来》这本书,并引导学生复习如何看封面,为接下来整本书阅读做好铺垫】

活动二、走进作者,了解创作背景

师:那同学们了解作者管桦吗?让我们走进这位作家吧!请大家轻声读一读,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能塑造出雨来这个形象呢?

师:这可跟他的经历有很大的关系。管桦从小就和村里的儿童一起站岗放哨、上树瞭望捕捉敌情、给八路军送鸡毛,这以后童年时代的情景总是像演电影似的一一幕幕在管桦的脑海中浮现,就这样他创作了《小英雄雨来》一书。作家有着这样丰富的人生经历,雨来小英雄形象自然活灵活现了。你们知道吗?这部中篇小说有着广泛的影响,早在半个世纪前就已被选入全国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感染和教育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初读书籍时,通过了解作者生平和创作背景,更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为接下来有效阅读整本书打下良好的基础。

活动三、浏览目录,猜测小说情节

师:同学们想一下,怎样才能快速了解一本书的内容?是的,我们可以通过浏览目录。请同学们浏览一下,你又有什么发现?

本书真实的记录了那个战争时代,讲述了一个英勇无畏、聪明机智的小朋友雨来带领一群儿童与当时日本侵略者斗智斗勇,并最终战胜鬼子的抗日故事。

【设计意图】目录是书中主要内容的提炼,具有较强的概括性。引导学生阅读目录,能够使学生初步了解全书的结构布局,为学生接下来阅读全书理清思路。

活动一至活动三直接对接第一个教学目标

活动四、读片段,激发学生阅读期待

师:那通过目录你最想看哪个故事?那就让我们先来欣赏渡河精彩片段吧!

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

师:这一段通过语言、神态、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了雨来和小伙伴们夜行渡河的故事,二妞、六套儿、小胖儿走不动了,雨来和大一点的伙伴帮助他们三个。读完这个片段,你最想知道什么?

学生1:雨来和小伙伴到底去干什么呢?

学生1:他们有没有成功呢?

学生3:我到哪里去找答案呢?

师:去书中找答案吧!

【设计意图】通过精彩的片段,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把他们带入书中,同时勾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对整本书的阅读兴趣。

活动四对接第二个教学目标。

活动五、交流写作特色,完成学习任务单

1.关注环境描写

怎样读一本书呢?除了读封面扉页、目录内容,还应思考哪些话题呢?记得本学期第二单元口语交际共读一本书的要求吗?大家按下暂停键复习一下吧!要勇于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哪怕你的想法与多数人都不一样。当然,我们也可以挑战更有难度的专题探究,如挖掘文章的写作特点。

学生1:我会注意故事情节。

学生2:我会关注典型人物形象。

学生3:我会留意环境描写。

师:是的,你们关注的是小说的三要素。故事的开头,作者就描绘了芦花村美丽的自然景色,跟着老师一起来读读吧。

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道还乡河,河里长着很多芦苇,河边有个小村庄。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碧绿的芦苇上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把这几十家小房屋都罩在柔软的芦花里。

师:故事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风起云涌的大幕在这里拉开了。

师:文中多次写景,把与敌人战争放在这么美的背景之下,这写的用意有哪些?书中类似这样的大段景色描写还有很多,同学们读完书后,可以摘抄其中最喜欢的两段文字,并记一记。我们可以做这样的阅读单(出示阅读单)。

师:当你第一次阅读小说时,可能会更多的关注情节内容,但是当你重新阅读它的时候,就要边读边思考了,为什么这个地方要写这个情节,这一段和下一段有没有联系?

2.关注情节与写法

师:大家读读下面这段文字,这像极了和小伙伴玩耍的我们。从文段中,一个精力旺盛、调皮可爱、擅长游泳的雨来形象就呈现在我们读者面前了。当然,阅读经验丰富的同学可能会思考:

(学生1)除了刻画雨来的形象,这段文字还有其他用意吗?

师:那么让我们继续往下看,这几段文字非常精彩,语言流畅,细节描写到位,画面感、镜头感都很强。

(学生2)从雨来耍水回家,妈妈生气要打雨来,雨来撒腿逃跑,再到雨来跳进河水中,最后雨来从远处水面露出来的定格描写一气呵成,紧张又刺激。

(学生3):雨来调皮贪玩、身手敏捷的形象也跃然纸上。

师:如果我们读到后面,看到雨来用自己的机智和敏捷跳进河水,逃脱敌人的魔爪,我们就恍然大悟了。原来在这里,作者早已做好铺垫了,这叫前后勾年,互相呼应,这也是文学作品的精彩之处。我们可以试着做互相呼应这样的阅读单。

3.关注人物形象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写谁吗?

学生1:特务队的副队长孙大刘子。

学生2:一看这段文字就知道这不是个好人。

师:这写的又是谁呢?屏幕前的你仔细读读,猜猜看吧。

学生1:这个人就是游击队队长杜绍英。

学生2:一看就是好人,很有英雄气概。

师:为什么好人坏人的描写如是泾渭分明呢?坏人都长得那么丑,好人都那么美。其实这就是类型化写作。在我国古典小说里比比皆是。作者管桦深受中国古典小说的影响,人物形象刻画很鲜明。大家可以借着人物对比学习单做一做。这样当你读完这本书,是不是有很多收获?

师:同学们,书中的鲜明人物、精彩情节还有很多。雨来后来有没有被抓?结局怎么样?让我们快快拿起手中的书开启阅读之旅吧!

【设计意图】围绕“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这一语文要素,我设计了阅读任务,让学生将学到的阅读策略运用。本节课旨在通过对《小英雄雨来》的读、思、品,激发起孩子们读整本书、红色经典的兴趣,同时培养孩子们读书的兴趣和热情。

活动五对接第三个教学目标。

整节课紧紧抓住“教方法、激趣”展开五个教学活动,落实三个教学目标。以上就是这节课的思考和设计。

五、教学反思

通过参加整本书导读微课的活动,非常有幸能够得到京师专家的指导和肯定,才有机会在此现场说课。

关于本节整本书导读课的设计流程是比较清楚的,阅读方法的指导也比较到位。如果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多样化、丰富的评价方式,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时,加入表演环节,增添课堂趣味性,让课堂充满生机,或许更能激发学生阅读《小英雄雨来》整本书的兴趣。

老师们,以上是我本课的全部内容。我们通过这样一堂课的设计来体现我们对整本书导读教学资源的实践和探索,就像一滴水折射一片海。敬请各位专家和老师指正,谢谢。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参与评论!
立即登录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