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反馈:是时候告诉你什么是真正的学习了
《认知升级》 的作者刘传小时候有段神奇的学琴经历:他从零开始学电子琴到考上十级只用了两年时间,而同龄人取得这一成绩通常要4~5年。更神奇的是,直到考上十级,他都没有学习一点乐理知识,而他的老师也从来不让他学理论。那么他的老师究竟是怎么教的呢?
老师先示范左手,再示范右手,再合起来弹一遍,让我大概知道这一首曲子出来是什么样子。接下来一周我就要努力练成这样子,周末的时候验收。不通过,继续练,通过,再到下一首曲子。如此循环两年,最后练成的曲子直接达到十级。在学习过程当中,完全不接触音乐理论。
至今刘传依然非常感谢他的音乐启蒙老师。虽然不知道乐理,但这并不影响他完整流畅地演奏给别人听,并由此收获即时的夸奖和赞扬。这种反馈会像海浪一样一遍遍冲击着信心这块沙滩,让他始终沉浸在弹琴的乐趣里。
反观现在,多少孩子因为要学习系统枯燥的理论而长期处于乏味的基础练习中——乐理、指法、音律、节拍……家长们要求孩子一遍一遍地练习,多半不是为了马上给他人表演,而是为了完成考级。
由于长时间收不到外界的正向反馈,孩子们逐渐将学习视作内心抗拒但又不得不完成的任务。家长们投入了大量金钱,孩子们投入了大量时间,最终却不得不走上“从入门到放弃”之路。
对比二者不难发现:是否有及时、持续的正向反馈,正是产生学习效果差异的关键。
回到刘传学琴的经历。其实刘传有此成就一点也不神奇,因为我们每个人从小就是这样学会说话和走路的。没有人从学拼音规则、字母发音开始学习说话,也没有人从学力学原理、肌肉控制开始学习走路,我们只是不断地模仿和练习,直接去说、去走,从环境中持续获得反馈,体会乐趣,修正不足。最终,在不知道原理的情况下,我们就会说了,也会走了,而且做得还相当不错。
上天给了我们生命的同时,也赋予我们一个强大的学习方法,只是我们不知不觉地忘了它。自从有了文明和理性,人类的学习就逐渐转向了以原理、基础为导向的系统学习,这种方式看似高效,但往往过于注重输入和练习,忽视了输出和反馈,使学习过程变得痛苦、无趣。天下苦学久矣,是时候回归学习的本源了。
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往往缺少输出和反馈意识,虽然他们极其理性,甚至能以超越常人的毅力不断激励自己努力,但最终收获的仍然是痛苦和失败。
比如一名大二学生“无悔”曾告诉我,他每天从早学到晚,学6天休1天,如此付出,收获的却是无力和疲累;而另一位读者“傅琴”女士也说,为了应对生活危机,她不停地学习瑜伽、写作、肚皮舞、英语口语、绘画、茶道等各种技能,但内心始终得不到满足,感受不到自我价值。
所有处于类似困境中的学习者,无论是在校的还是在职的,无不认为只要自己努力地输入,不停地学,就一定能学有所成,然而现实总是令他们失望。他们似乎从来没有考虑过要尽快产出点什么,以换取反馈,通过另一种方式来激励自己。也许是因为在人造的学习体制内待久了,有些人很难相信“跳过原理,直接实操”的方式是有效的,他们认为这种方法不过是奇技淫巧,强大的毅力和认知才是学习的正道。
对于这种观点,脑科学家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在他们看来,持续的正向反馈才能真正激发本能脑和情绪脑的强大行动力。因为人类强大的本能脑和情绪脑虽然没有思维、短视愚笨,时常沉溺于游戏、手机、美食、懒觉……但它们超强的欲望和情绪力量却是非常宝贵的行动力资源,如果能让它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它们同样会展现强大的行动力,让自己像沉迷娱乐一样沉迷于学习 。
我们的理智脑虽然聪明、有远见,但它身单力薄,真的不适合亲自上阵,真正需要它做的,是运用聪明才智去制定策略,让本能脑和情绪脑不断接受强烈的正向反馈,愉悦地朝着目标一路狂奔。
所以科学的学习策略是产出作品、获取反馈,驱动本能脑和情绪脑去“玩玩玩”,而不是一味地努力坚持,让理智脑苦苦地去“学学学” 。这看起来很违反直觉,但它确实成为优劣学习者之间无形的分水岭。
有了这种认知,人是会迅速改变的——会拥有清晰而强烈的作品意识,会更加重视输出和运用,会倾心打磨作品,主动换取外界的反馈。
比如以前你学习英语可能会选择每日打卡的方式,但现在你可能会选择直接用:直接翻译一段美文、查询英文文档、阅读英文原版书,或者把手机语言设置成英文……这么做当然会造成一些困难,但为了解决问题,你必定会想办法补全相关知识,所以你的学习行为都能得到即时反馈:要么帮自己或他人解决了一个问题;要么产出了一个有价值的作品,这些反馈带给自己的必然是强烈的成就感和继续行动的欲望。
这也进一步完善了前一节关于打卡问题的思考:想创造全新的学习动机,就得放弃一味打卡输入的做法,想办法直接运用或产出作品,获取反馈。
所以凡是向我咨询类似问题的读者,我都会建议他们去产出点什么,要么去说、要么去写、要么去分享视频……总之不能一味地学学学而毫无产出,因为没有反馈的学习不仅是痛苦的,而且十有八九会失败。
说到这里,我想大家更能理解强者们常说的话了:
教是最好的学;
用是最好的学;
输出倒逼输入;
请用作品说话……
那些先行者确实都有相同的品质,他们在学习的时候经常不按常理出牌,不管是不是新知识、技能,他们都直接用、直接做。当然,一开始常常用不好、做不好,但他们肯定要“鼓捣”出一个东西,然后抛出去获取反馈,不断打磨迭代。
这真的是见效最快的学习方式!我在这两年的写作过程中体会得太深刻了。实不相瞒,我的电脑里有一个专门的文件夹是用来收藏读者留言截图的,这些截图都是大家对我的夸奖、肯定、表扬和赞赏。保留这些截图并非自恋、臭美,而是我深知这些反馈对自己行动力的影响实在是太重要了。每每看到这些留言截图,我都会动力十足,经常在电脑前一坐数小时而不知疲惫。我知道这就是在驱动情绪脑为自己工作,如果自己写的文章没有任何反馈,我真不敢保证仅凭意志力和长远的认知能走到现在。所以“锁定价值—打磨作品—换取反馈”正是我持续写作的真正策略和真实动力。
古典在《跃迁》一书中这样描述高手的破局战略:找到自己的高价值区——让自己成为某个领域的头部——再借助头部效应的系统推力,从一个小头部不断地向大头部移动,实现跃迁。而抢占头部最好的途径莫过于持续打磨高价值的作品,凭借作品换取反馈。
没有作品和作品意识,一切免谈。
“产出作品,获得反馈”听起来很美好,但大家心里肯定有这样的顾虑:万一自己分享后收到的是批评或嘲笑该怎么办?如果自信心受到打击,那岂不是更糟?很多年轻人都有这种担心,不过只要想清楚下面三点,就不难迈出步子了。
首先,分享不是随意分享半成品,而是尽最大力气将作品打磨成自己当前能力范围内可完成的最好的样子。 如果你只是随意地写些文字、拍些照片,那必定没有什么价值,人们自然不会产生兴趣并予以赞扬,所以,对待作品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每次出门前都要尽可能把它们打扮得漂亮精致,让人眼前一亮。这种要求必然会逼迫自己在能力舒适区边缘快速成长,因为这符合刻意练习的基本原则。
其次,制定分享策略,展示给那些能力不及你的人。 只要你认真打磨了作品,就肯定有人会觉得你比他们厉害,此时,赞扬就会飞向你。而真正比你强的人往往没空打击你,所以你不必担心会被人嘲笑。
最后,冷静客观地对待打击。 不排除你仍然会受到打击的情况,我也一样,偶尔也会收到一些读者的“攻击性留言”,此时,保持冷静、客观就很有必要了。如果对方除了情绪上的攻击再无其他内容,那你大可哈哈一笑,忽略就好了。这说明对方不但嫉妒你,还不如你,因为他没法拿出更好的作品或观点来回应,只会发泄情绪、肆意谩骂。在鸡蛋里挑骨头,这事谁不会呢?但如果对方的质疑中包含严谨的反证,能准确指出你的问题,那就要认真对待了,因为这些批评就是极佳的反馈,它们会帮助你把问题想得更清楚,让作品变得更完善。所以,在真正希望成长的人眼里,这样的批评哪里是打击,明明是不可多得的财富啊!
所有痛苦都是上天给我们的成长提示。 无论是身体不适、情绪低落,还是学业落、事业受挫,有痛苦出现,说明哪里出了问题,这不就是在告诉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吗?而很多人只知一味地沉浸在受挫的情绪里,惶惶不可终日,不但耽误了自己,也连累了他人。如果你的心态足够开放,就会感激生活中的痛苦和挫折,毕竟没有什么是比这更直接的反馈。
谈论这样的主题时,不得不考虑学生的感受。学生们通常认为,职场人有充足的自由时间可用来主动学习,而自己只能在有限时间内被动学习。被动学习不仅无法选择内容,而且课业负担很重,在这种场景下,“反馈策略”有用吗?面对这样的问题,我只想告诉你:完全不必担心,因为反馈同样是被动学习的制胜法宝。
据我所知,为了提高学习成绩,很多同学采用的方法往往是一遍一遍不停地学,结果不仅成绩提高有限,还感觉学得很机械、没有动力。很明显,这种单纯的输入式学习是低层次的勤奋,真正善于学习的同学往往会通过自我测试主动制造反馈。
他们背单词,不是一遍一遍地看,让所有单词都“看着眼熟”,而是合上书测试自己能否精确地说出含义、发音,并拼写出来;他们练听力,不指望每天重复听音频就能毫不费力地“熏耳朵”,而是回过头来对照原文,不断重听没听懂的地方。
对于背记理解类的学习,自我测试就是最好的反馈。哪里会、哪里不会,通过测试便立即掌握得清清楚楚,我们可以精准消灭盲点,让自己始终处在学习舒适区边缘。那种“翻开书全会,合上书全废”的无反馈式努力正是你被动、落后的根源。《学习之道》一书的作者芭芭拉·奥克利也曾明确指出:主动的回想测试是最好的学习方法之一,比坐在那儿被动地重读材料要好得多。
另外,学霸们的错题本也是学习反馈的最好呈现。他们通过测试把暴露的盲点集中在一起重点攻克,让自己始终游走在学习的拉伸区,自然进步最快。学霸之所以是学霸,不是因为天生如此,而是仰仗反馈,明晰了盲点,从而比其他人领先那么一小步,而每一小步的领先都会让他们收获更多的赞扬和肯定,同学们觉得他们厉害,自己也认为自己是个“天才”。不知不觉间,“小的正向反馈”带来了“大的正向反馈”,他们的学习也进入了正向循环。
只是很多同学对错题本不以为意,要么不去写,要么写了不去看,要么去看时因为碰到痛苦而回避,转头回到舒适区里转悠。在没有让自己的情绪脑体会到学习的快感之前,我们总得先逼自己一把,对吧?
我喜欢看电视剧《士兵突击》,尤其喜欢其中一个桥段。
许三多被分配到边远的五班看管油料,如果不出意外,他的军旅生涯就会波澜不经地结束,然后退伍回家。但是愚直的许三多决定在营房前的空地上修路。这是一个毫无企图心的决定,却无意中创造了一个“作品”。这个“作品”在空旷的荒地上显得格外扎眼,竟引起了飞行员的注意,之后这个消息传到了首长耳朵里,许三多也受到了关注,从此开始了他的特种兵生涯。
这印证了古典的跃迁理论:打磨作品—到达一个小山的头部—受到更多关注—移动到一个更大山头的头部—借助系统推力,实现人生跃迁。
许三多秉性如此,却无意制造了反馈,但这个道理可以被有意地运用。从现在开始,请不要再默默无闻地独自耕耘了,不产出、不运用、不得到反馈,就算学一辈子也不会获得真正的成长和机遇。真正的学习成长不是“努力,努力再努力”,而是“反馈,反馈再反馈” ,只有不断产出,获得反馈,我们的人生才会发生真正的变化。
就像剧中的薛林看到直升机在营区上空盘旋时,他疑惑地说了句:“我怎么觉着,咱们这个地方变重要了!”
也愿你从此变得更加重要,此生不再平庸!
刘传的学琴理念,即跳过原理,直接实操的方式仅适用于学习的初级阶段。也就是说,采用这一方式,你快速达到60分的水平是可以的,但到了中级或高级阶段,仍然需要系统学习原理,否则走不远。
正如刘传坦言:“到了进阶水平,这种经验型的学习方法就暴露出了缺点。比如我的创作完全靠灵感,没有方法论,灵感只能靠等。再比如,我的大脑处理同一级和弦在不同调之间的迁移的能力很差,同样的和弦,换一组调我就不知道怎么弹了。”
不过,反馈的规律是贯穿始终的,无论什么时候,只要能通过产出换取反馈,你就会不自觉地去钻研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