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职场人必看:不做这9件事,秒速提高你的工作效率

随笔3个月前发布 厚德载物
68 0 0

你好,我是刘菇凉

《人性的弱点》一书中说过:废掉一个人最快的方式就是鼓励他一直忙。

工作中,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每天很忙,很累,看似一直在做事,实际上一天没做什么事情,大多数时间都白白浪费,其实,关键原因就是工作效率低下,导致每天忙碌,完成的事情却少之又少。

对于工作效率低下,有部分原因是由于能力导致,还有一部分原因是自身习惯导致,这些是可以克服并改正,而且这部分原因对于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也能起到重要作用。

由于自身原因导致的工作效率低下,我总结了以下9点,在工作时,不做这9件事,可以极大地提高个人工作效率,这9件不要做的事情如下:

1.不要频繁看手机

有些人不能完整做完一件事情再看手机,手机屏幕亮一下,就忍不住拿起手机查看消息,生怕错过关键信息,事实上,大多数人都没有那么重要,不需要秒回复消息,也不用担心晚回复消息就要遭受多大的处罚。

我们可以给自己的时间设置为多个番茄钟,每个番茄钟设置30分钟,每隔30分钟就休息五至十分钟,用30分钟集中精力处理工作上的事情,时间一到,再利用休息时间查看消息。

这样的效果能让我们在30分钟内集中精力、高效地处理工作,不让手机把我们的时间分割成一个个碎片。

2.不同时处理多项任务

多项任务同时处理,看似能提高效率,实际上却容易导致注意力不集中,任务完成质量低下,还会提高出错的风险。

我们可以使用四象限工作表,每天把重要且紧急的内容最先完成,尽可能减少紧急不重要的事项,避免被紧急的事项打乱我们的工作安排。

3.不参与无意义闲聊

闲聊可以让人放松,但过多的闲聊会消耗我们的时间和精力,尤其是一些八卦,聊了没有营养,听在心里,往外传,对他人负责影响不好,不传出去,留在心里内化,既占脑容量,又浪费时间。

此外,经常混迹于负面的闲聊,处身于负磁场,难免受影响,带给自己负能量,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4.不要拖延症发作

我们总是容易间歇性自律,持续性懒散,被自己习以为常的心智习惯所绑架。

开始做一项工作,以“还有时间”、“明天再做”、“内容不够好”等理由,来延迟完成工作的时间,就是拖延症作祟。

拖延症会不断暗示着你,这项工作,你今天是做不了、做不完,只能等明天,明天再拖到后天,依次往后延期,直至截止日期,才不得不了草完成。

5.不要过于在意他人的评价

过度关注他人的评价会让自己陷入自我怀疑和我自我内耗中,容易对自己的工作产生不自信,影响工作进展。

6.不要过分追求完美

《戒了吧,拖延症》一书中,提到一个设计师,她的作品很好,但是过分追求作品完美,迟迟不能完成作品,影响整个公司的进程,最好落得被公司炒鱿鱼的下场。

有时候,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尤其在现今事事讲究结果的社会,完成能够让人很直观地看到你工作上的付出,而为了完美,迟迟不开始完成,旁人看不到你的付出,只能看到没有完成的结果。

7.不要过于依赖他人

有的人喜欢事事依赖他人,遇到不会的事情,就坐等别人的帮忙,没有别人的帮助,工作就无法开展,不会自我想办法解决,只能白白消耗时间。

8.不要事事亲力亲为

在一个地方团队里面,既然有合作,那就要有分担,不要事事都揽着做,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顾此失彼,放手一些事情,才能用更多的精力去解决其他事情。

9.不要忽视放松和休息

有人常说忙到没空吃饭、没空上洗手间等等,长时间工作,恰恰会影响工作效率。

就如昨天提到的「二十分钟公园理论」,它不需要你一天花费多长时间,却能给人的身心带来莫大的放松。

俗话常说:“磨刀不误砍柴工”。

同样的道理,放松和休息,就是我们砍柴前的磨刀准备,只有休息好了,我们才能发挥更好的状态去处理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提高工作效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我们日积月累的注意和改变,随时关注我们的行为,对我们在工作上的不良习惯,我们要及时做出调整,不断提升我们的能力与工作效率。

博恩·崔西说过:“时间是生命的源泉,我们有多大的成就取决于怎么样利用我们的时间。”

所以,让我们一起摆脱干扰,在工作中不要做以上的事情,集中精力,管理好我们的时间,最大限度提高工作效率,为我们赢取更多的可能。

以上,完结~~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参与评论!
立即登录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