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迪(阿奇霉素干混悬剂)

药品说明书3个月前发布 闻问
79 0 0

Azithromycin for Suspension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成份

本品活性成份为阿奇霉素。

化学名称:(2R,3 S,4R,5R,8R,10R,11R,12 S,13 S,14R)—13—[(2,6—二脱氧—3—C—甲基—3—O—甲基—a —L—核—己吡喃糖基)氧]—2—乙基—3,4,10—三羟基—3,5,6,8,10,12,14—七甲基—11—[[3,4,6—三脱氧—3—(二甲氨基)—b—D—木一己吡喃糖基]氧—1—氧杂—6—氮杂环十五烷—15-酮。

化学结构式:

森迪(阿奇霉素干混悬剂)

二水合物分子式:C38H72N2O12·2 H2O

二水合物分子量:785.03

无水物分子式:C38H72N2O12

无水物分子量:749. 00

规格

0.1 g。

适应症

本品适用于敏感细菌所引起的下列感染:

支气管炎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皮肤和软组织感染;急性中耳炎;鼻窦炎、咽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青霉素是
治疗化脓性链球菌咽炎的常用药,也是预防风湿热的常用药物。阿奇霉素可有效清除口咽部链球菌,但目前尚无阿奇霉素
治疗和预防风湿热疗效的资料)。

阿奇霉素可用于男女性传播疾病中由沙眼衣原体所致的单纯性生殖器感染。阿奇霉素亦可用于非多重耐药淋球菌所致的单
纯性生殖器感染及由杜克嗜血杆菌引起的软下疳(需排除梅毒螺旋体的合并感染)。

用法用量

每日口服药 1 次。溶于水中,服用前搅拌均匀。可与食物同时服用。以阿奇霉素千混悬剂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其疗程及使用方法如下:

成人:对沙眼衣原体、杜克嗜血杆菌或敏感淋球菌所致的性传播疾病,仅需单次口服本品 1.0 g。

对其他感染的治疗:总剂量 1. 5 g,每日 1 次服用本品 0.5 g 共 3 天。或总剂量相同,仍为 1.5 g,首日服用 0.5 g,第二至第五日每日 1 次口服本品 0. 25 g。

肾功能不全患者:轻、中度肾功能不全者(肾小球滤过率为 l0-80 ml/min)不需要调整剂量,严重肾功能不全者(肾小球滤过率<lOml/min)用药请遵医嘱。肝功能不全患者;轻中度肝功能不全患者,本品的用法用量同肝功能正常者。

禁忌

对阿奇霉素或其它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有过敏的患者,禁忌使用本品。

注意事项

  1. 与红霉素和其它大环内酯类一样,罕有严重的过敏反应报告如血管神经性水肿和过敏症(罕有致命性)。有些因阿奇霉素引起的反应可反复发作,需较长时间的观察和治疗。
  2. 由于肝脏是阿奇霉素清除的主要途径,故阿奇霉素用于明显肝病患者时应慎重。
  3. 曾有报道接受麦角衍生物治疗的患者同时服用某些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时会发生麦角中毒。虽然尚无资料表明麦角与阿奇霉素有相互作用,但是由于理论上存在麦角中毒的可能性.所以阿奇霉素与麦角衍生物不宜同时给药。
  4. 同其它抗生素制剂一样,应注意观察包括真菌在内的非敏感菌所致的二重感染症状。
  5. 在严重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肾小球滤过率<lOml/min)中,阿奇霉素的全身暴露量增加了 33%。(参见药代动力学)

药理作用

阿奇霉素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亚类之一,即氮杂内酯类抗生素的第一个药物。

阿奇霉素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和 50 s 核糖体的亚单位结合及阻碍细菌转肽过程,从而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体外试验证明阿奇霉素对多种常见致病菌有效。包括: 革兰氏阳性需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A 组β-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α溶血性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组)、其它链球菌及白喉棒状杆菌。阿奇霉素对于耐红霉素的革兰氏阳性细菌包括粪链球菌(肠球菌)以及大多数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菌株呈现交叉耐药性。

革兰氏阴性需氧菌:流感嗜血杆菌、副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不动杆菌属、耶尔森菌属、嗜肺军团菌、百日咳杆菌、副百日咳杆菌、志贺菌属、巴斯德菌属、霍乱弧菌、副溶血性杆菌、类志贺吡邻单胞菌。对大肠杆菌、肠炎沙门氏菌、伤寒沙门氏菌、肠杆菌属、嗜水性气单胞菌属和克雷白杆菌属的活性不尽相同,需进行敏感性试验。对变形杆菌属、沙雷菌属、摩根菌属和绿脓单胞杆菌通常是耐药的。

厌氧菌:脆弱类杆菌、类杆菌属、产气荚膜杆菌、消化球菌属和消化链球菌属、坏死梭杆菌、痤疮丙酸杆菌。

性传播疾病微生物:沙眼衣原体、梅毒密螺旋体、淋球菌、杜克嗜血杆菌。

其它微生物:包柔螺旋体(Lyme 病原体)、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人型支原体、脲素脲原体、弯曲菌属、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德杆菌。

药代动力学

口服本品后,阿奇霉素广泛分布于全身;生物利用度约 37%,2-3 小时血浆药浓度达峰。血浆消除半衰期接近于组织消除半衰期,为 2-4 天。老年志愿者(>65 岁)采用 5 日给药疗法后,其 AUC 值稍高于年轻志愿者(<40 岁),但无临床意义,故本品无需剂量调整。动物试验表明,吞噬细胞中存在高浓度阿奇霉素。试验模型发现,活化吞噬细胞比非活化吞噬细胞释放更高浓度的阿奇霉素。该动物模型结果说明高浓度的阿奇霉素可被释放到感染部位。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阿奇霉素组织浓度远高于血浆浓度(高出最大血浆浓度的 50 倍),单次给药 500 mg,肺、扁桃体及前列腺等靶组织内浓度高于大多数常见病原体的 MIC90。每日口服阿奇霉素 600 mg,第 1 天和第 22 天的血药峰浓度分别为 0.33 ug/ml 和 0.55 ug/ml。约 12% 的静脉给药剂量在 3 天内以原形药物从尿中排出,且大部分在最初 24 小时内排出。阿奇霉素口服后主要以原形经胆道排出。人胆汁中可见高浓度的阿奇霉素及 10 种代谢物。比较组织的 HPLC 及微生物含量测定的结果,发现代谢产物不具有抗菌活性。轻、中度肾功能不全(肾小球滤过率为 10-80 ml/min)患者口服阿奇霉素单剂 lg 后,其药代动力学无明显变化。严重肾功能不全(肾小球滤过率<10 ml/min)患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与肾功能正常者相比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其药时曲线下面积(0 到 120 小时)分别为 8.8ug.hr/ml 和 11.7u g.hr/ml,峰浓度分别为 1.0 ug/ml 和 1.6 ug/ml,肾清除率分别为 2.3 ml/min/kg 和 0.2 ml/min/kg。轻度(A 级)和中度(B 级)肝功能不全患者,其血浆药代动力学与肝功能正常者无明显区别,但这些患者尿中阿奇霉素回收率明显增加,这可能与代偿有关。

毒理研究

遗传毒性:人淋巴细胞试验、小鼠骨髓微核试验和小鼠体外淋巴瘤细胞试验的结果均证实本品无致突变作用。

生殖毒性:大鼠和小鼠的生殖毒性试验均表明,当用药量达产生中等程度的母体毒性的剂量水平(即 200 mg/kg/日,按体表面积计算,约为人用药剂量 500 mg/kg/日的 2 4 倍)时,未发现致畸胎作用。
尚未发现对生育力和胎儿的损害。

致癌性:尚无有关本品动物长期使用的致癌性研究资料。在动物中进行的大剂量药物耐受试验发现,当阿奇霉素
的给药浓度为临床所用剂量的 40 倍时,可引起可逆性磷脂沉积症,但通常不会产生观察得到的毒理反应。目前尚无
证据表明人类应用正常剂量的阿奇霉素时会发生类似事件。

生产企业

湖南迪诺制药有限公司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参与评论!
立即登录
暂无评论...